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收到一封来自福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对烟台毓璜顶医院以及派驻妇科专家赵曼茵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的大力支持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在一年的对口帮扶工作中,赵曼茵以精湛医术、敬业精神与温暖仁心,为基层医疗注入强劲动力。
福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感谢信 2024年9月,刚结束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的赵曼茵,积极响应号召,奔赴福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到岗后,她始终秉持谦逊平和的态度,从不以“外来专家”自居,而是把自己当成科室里的一份子。面对该科室医护人员紧张、工作繁重的现状,她主动请缨,全身心投入到临床一线工作中,积极参与科室轮值、查房、门诊、手术等日常事务,对待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赵曼茵的实际行动,迅速拉近了她与科室同仁之间的距离,并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赵曼茵(右一)在为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 在专业技术帮扶的道路上,赵曼茵既是“传经者”,也是“破局人”,充分发挥进修所学与临床经验,通过“教学查房+专题授课+手术示范”的模式,将理论与实战深度结合,助力该院妇产科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她带领科室团队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攻克巨大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剖宫产术、盆腔粘连松解术等难题,更是完成了高难度的宫腔镜下巨大肿物电切术。
一名39岁的子宫肌瘤患者曾因12cm肌瘤伴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仅69g/L)前来就诊,赵曼茵先通过药物改善其贫血状况,再精准把握手术时机完成开腹剥除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另外一名35岁的宫腔黏膜下肌瘤患者,因肌瘤增大至4cm引发中度贫血,赵曼茵为患者实施了宫腔镜电切术,全程仅出血10ml,术后血红蛋白回升,头晕乏力症状彻底缓解。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她的帮扶期间屡见不鲜……
除了临床诊疗,赵曼茵还主动为两院之间搭建起“桥梁”。面对病情复杂、诊断存疑的患者,她及时对接烟台毓璜顶医院相关专家,协助安排转诊、超声会诊与住院治疗,并持续跟进后续诊疗进展。
一位患有会阴坏死性筋膜炎的重度肥胖患者,因空腹血糖高达20mmol/L且不遵医嘱,炎症迅速蔓延至上腹壁,随时面临感染性休克风险。赵曼茵果断联系转诊,最终患者在毓璜顶医院多科室协作下成功治愈。这种“双向联动”不仅让患者就医更便捷,也让基层医生得以在病例中学习先进理念,真正实现了“帮扶一程、带动一片”的实效。
赵曼茵(左一)帮扶期间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 赵曼茵还积极投身健康科普与义诊服务。她先后走进福山松霞新南苑小区、福海路等社区,为数百名妇女普及妇科常见病知识。三八妇女节期间,她走进福山纺织厂,围绕“异常出血”“HPV认知”等主题开展讲座,认真解答居民疑问。“以前看三甲专家得跑老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问明白,还不用挂号,太方便了!”社区居民的感慨,道出了她下沉服务的价值。随着口碑传播,赵曼茵的门诊量日益增加,即便频繁加班,她也始终耐心接诊,从未有过怨言。
“下乡帮扶是医者本分,能为基层多做点事,我心里踏实。”收到感谢信时,赵曼茵坦言既意外又温暖。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的肯定,更彰显了烟台毓璜顶医院对口帮扶模式的实效。通过专家下沉、技术扎根,优质医疗资源正逐步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也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