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听而不闻 于 2017-12-19 12:11 编辑
作者:钱志亮
自卑心理给人一生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自卑的人常常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过分在乎他人的评价。 遇到喜欢的人和物,不是想着争取,而是觉得自己配不上。 即使长大变得很优秀,却依然有着很深的自卑情结......
一个孩子的自卑最先来自家庭,再是老师和同龄人。 孩子自信还是自卑,往往与背后的家庭教育有关。
01 放手让孩子独立 or 不信任孩子能力
父母总觉得孩子小,怕麻烦,或者不相信孩子能力,常常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行为: 孩子帮忙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别把盘子打了。” 孩子拿扫帚扫地,奶奶马上说:“别扫了,你扫不干净。” 孩子尝试新事物,父母说:“这孩子做事没耐心,一看就不行!”
孩子的自信落到实处是什么? 恰恰就是完成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在尝试和体验中,增加对生活的自信心。
正如《人性的弱点》中写道:“培养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儿,获取一次成功的体验。” 用网友的话解释就是:“你做成了一件事,你又做成了一件事。”
孩子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父母相信孩子,孩子便会越来越相信自己,反之,则很容易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偏低。
02 愿意欣赏孩子 or 总拿孩子做比较
以前有人在网上问:“为什么很多父母不能容忍孩子不优秀,总爱提别人家的孩子?“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的一个答案是:“因为和逼自己比起来,逼孩子容易多了。”
在养育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常常缺少欣赏的眼光,反而对于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赞不绝口,邻居家的孩子小明,同事家的孩子小东,自家孩子永远不如别人家的来得满意。
当父母盯着人家孩子的优点,放大自家孩子的缺点,其实已经是对孩子的一种否定,得不到正向反馈的孩子长大后,也会不自觉地用别人的优点衡量自己,看低自己的能力,陷入自卑。
这个世界上既没有相同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之处。 遗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啬欣赏的目光,却用比较给孩子埋下自卑的种子。
03 尊重孩子意愿 or 替孩子做选择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从家庭日常,到学校生活,再到结婚成家,他要面临的选择必然越来越多。 爸爸妈妈习惯性地包办做主,对孩子的意愿置若罔闻,时间久了,孩子就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依赖父母或他人。
这个时候,父母必须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让孩子参与家中他能理解的事情的决策,比如出去玩,征求孩子的意见;给孩子买文具,让孩子自己挑选等等。
孩子的判断,可能你并不认可,但也不要全盘否定;如果你已经有了目标,不妨让孩子二选一。
总之,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在这种氛围长大的孩子,会时刻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是他自信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