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089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2-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幽林梦竹 于 2018-9-21 12:48 编辑
作者:大鱼
前两天,闺蜜向我求助:她5岁的女儿最近变得很倔强,在幼儿园推了小朋友,老师让她道歉,她就是不肯;在家里把爸爸的书弄湿了,无论大人怎么说,她也不肯说对不起……
“其实,她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就是不肯道歉。你说这怎么办啊?”
闺蜜焦急地问。
我发现,很多父母和我的闺蜜一样,对孩子的不肯道歉非常在意。
不管是家里,还是公共场合,都不难看见这样的场景:家长训斥孩子,强势地逼问
“你错没错?”
“你道不道歉?”
不论孩子是不是真的错了,更不管孩子有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仿佛只有他说出“对不起”“我错了”,事情才能圆满解决。
不禁想问:孩子的“对不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真正需要这句对不起的是谁?是被伤害的那个人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女儿小鱼3岁时的一件小事。
小鱼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小恐龙,有一天她带着小恐龙去朋友夕夕家做客,夕夕看到也很喜欢,直接就上手要拿。
小鱼一把推倒夕夕,夕夕摔在地上大哭起来。
我赶紧跑过去,也来不及管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对着小鱼吼道:“小鱼!快说对不起!”
结果小鱼一听,也哭了起来。
我本来就觉得来人家家里做客,结果搞成这样,面子上挂不住,小鱼一哭我就更生气了,于是坚持要求她道歉:
“你做错了事情,一定要道歉!”
直到夕夕妈妈跑来劝说,我才没再坚持。
过了没多久,夕夕妈就跟我说:“我发现你这个人也是真倔啊,那么小的孩子你非要她认错干嘛,我刚刚看到小鱼把恐龙给夕夕了,两姐妹现在好着呢!”
这件小事让我翻来覆去想了很多次,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会坚持要求小鱼道歉?
上周日,小鱼在小区门口因为不顺心,哭闹尖叫,引起路人侧目。我当时感觉非常丢人,就非常强硬地要求小鱼道歉。
而小鱼坚定地说:“你才错了!”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让她道歉,并不是我打心底就认为她错,而是为了安抚我自己的焦虑——
她的尖叫引起了周围人的侧目,我害怕别人觉得我没有教育好孩子。而她的道歉,能让我在心理上获得一点安慰。
而上次,在她和夕夕发生冲突时,我也是为了安抚夕夕妈妈的情绪,化解当时的尴尬。
其实,我一直都不是为了纠正她的行为而让她道歉,而是因为在孩子“犯错”时,我会焦虑,会担心别人对我的看法。
这种焦虑的背后,是因为做错了事说声“对不起”是一种符合社会规范、体现人的素质、增进人际交流必不可少的行为。
我在用这种成人的标准,要求我的孩子。
这对孩子并不公平。
观察周围的人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成年人犯错后竭力狡辩,即使知道自己犯了错,心里深感歉意,但碍于面子,那一句“对不起”还是无法说出口。
大人如此,更何况孩子。
对孩子来说,无论是言语表述、行为控制,还是理解能力、道德意识,都未发育到足够的水平。
“对不起”不是人人天生就会说、就懂得说、就明白为什么要说的,道歉也需要一边成长一边学习。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孩子的道德感在4岁左右才会出现。
也就是说在0-3岁的前道德阶段,孩子按照自己想象的规则活动,不能理解别人的或一般的规则;
即使到4岁后,学龄前的孩子也更多是在用观察、体验的方式来一步步构建自己对于道德的认知。
另一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也认为,四岁左右的孩子道德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意思就是说这个水平下的孩子做出“道德”行为,是为了避免受到父母等成年人的惩罚,或者是为了博取家长欢心、得到物质奖励,而不是因为真正理解了一定的道德准则。
换句话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们虽然能看到一些特别讲礼貌的孩子,但他们并不一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让3岁以下的孩子去说“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其实都只是鹦鹉学舌;只是一些表面工作的话,那又为何要如此为难孩子呢?
我们总是想让孩子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歉意,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却有自己表达歉意的方式:
比如主动去抱一下对方;分享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和食物;甚至是做出一些举动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很多时候,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却不肯道歉,其实是害怕惩罚。
小雪来轩轩家做客,两人打打闹闹好不开心。
可是,没一会小雪就哭了起来,原来淘气的轩轩用笔在小雪的脸上画了一个王八。
妈妈一个劲地让轩轩道歉,声音也越来越高,可是轩轩仍然一声不吭。
事后轩轩才说:“如果我认错,妈妈肯定会罚我的,上次也是这样,当时她跟我说好好道歉就行,结果我刚说完对不起,她就非常生气地骂我:‘我教了多少次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你怎么还犯这种错!’,然后把我打了一顿。”
很多孩子都拥有这样的经验:说了“对不起”“我错了”之后,接下来面对的常常是父母连珠炮似的说教、辱骂,甚至是殴打。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明知犯错,肯定会绝口否认,拒绝道歉的。
自我保护是人的正常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