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既然别人不守规则有好处,那么我们还需要遵守规则吗?
在教育六六的时候,我教她排队,可她会遇到插队的小朋友,比她玩更多次游戏;我告诉她红灯停绿灯行,可总会遇到各种的人在我们站着时飞快地闯过红灯;我告诉她垃圾一定要扔到垃圾箱,可她看到的却是一些人为了少走几步找垃圾箱而满地扔杂物,而她却要一个包装袋拿手里一直拿到家。面对现状,她会产生迷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这个时候,我会明确的告诉她,即便是我们会因为别人不遵守规则而吃些小亏,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也去做不遵守规则的人。不用去计较别人怎么做,我们守规矩,就可以尽可能的影响身边的人,这本身也是个人行为的价值和意义。
对规则,我永远是充满敬畏的,并且会坚定地把这份敬畏传递给我的孩子。我始终相信,坚持对规则的遵守,孩子会因为良好的教养得到更好的指引,我的人生也不会因为吃亏而一塌糊涂。
就像明知道投机取巧会更多获利,但我仍旧坚持死心眼的和产品较真。 明知道钻漏洞会更轻松,但我仍相信真诚以对会收获真正的信任。
傻傻地遵守规则做对的事情,不走捷径,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也最安全的路。 我会将这些告诉六六,也许现在她一知半解,但是我相信,她以后终会因此而受益。
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家长,社会,都有责任给予孩子良好的引导。没错,规则总会有漏洞,有侥幸,比如偶尔闯个红灯并不会出车祸,受不了孩子哭闹就不坐安全座椅,觉得有把握开车就酒驾,但是,一旦有事就是血的代价,拿生命来赌值得吗?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要教会孩子遵守规则,这个并不是控制孩子,而是正面引导形成好习惯,往大了说的话,那就是树立正确的三观。
可以玩的玩具可以尽情玩,但是会伤害到别人或者自己的游戏必须杜绝,因为这是保护自己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距离。
过马路必须看红灯,哪怕是夜深人静没有车的时候,因为这个是最基本的安全意识。
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很多时候,规则所形成的良好习惯,从而潜移默化成一种修养,一种能力。有规则感的人,绝大多数时候会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这样的人会更懂得这个社会的运转,知晓事情的底线,有效规避风险。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孩子说“不”,我们需要教会他们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没有界限的妥协,只会多一个熊孩子,这个并不是最好的爱。溺爱是会给予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永远都是相对的。
我们遵守规则,也教会孩子去遵守这个世界的红绿灯,也许会有些不易,会有些委屈,但请相信,我们每个人给予这个世界更多一点信任,世界也会还我们更多一份善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