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35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子有方] 亲子 | 奖惩孩子要科学,听听这7个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孩子逐渐长大,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是需要成人的关爱和教育的。为了帮助家长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区别对待

罚要当过,也就是平时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区别情况,不要过分,而且要结合年龄。一个3岁的孩子打开爷爷的眼镜盒,把眼镜掉在地上摔坏了,跟一个5岁的孩子做了同样的事,处理起来就要有区别。孩子不小心把水杯碰翻了,跟有意将不爱吃的鸡蛋扔在地上,教育起来也应有所区别。


2、掌握情绪

家长在情绪激动之下不要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这时,家长做的一切都过分,事后又会后悔,孩子也会不理解。

说理明确。说理要简单、具体,使孩子真正能懂,抽象地说教,次数越多越无用。


3、不动手

家长开打,就做出了一个暴力行为的范例,而被打了的孩子很容易就用暴力对待其他孩子,以后还会打自己的孩子。


4、培养孩子自控力

平常家长要认真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一旦有了自控能力,一般不会犯大错,当然,有些过失行为不在此列。所谓大错,主要是强词夺理(“ 我没错”)、屡教不改( 磨磨蹭蹭不听指挥)、依赖成性( 不努力、懒散)等,在这些情况下,培养自控能力很困难,但尽早给孩子播下自控能力的种子,最终也会发芽、开花、结果的。


5、表扬孩子的好行为

孩子做事是喜欢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表扬的,孩子得到夸奖能增强自信心,能使孩子强化他的自我价值,会有更好的表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6、让孩子体验行为的后果

比如,孩子把早餐饼干给小狗吃了,自己就没有了;孩子把毛绒玩具熊扔到脏的地方,家长去洗,自己就没有玩的东西了;孩子把书撕了,家长就无法给自己讲故事了等等。对待类似事情,家长不要心疼孩子所受到的应有的“ 惩罚”,这些被“ 惩罚”的经验,会给孩子一种提示,不能做不恰当的事。当然,也就避免了家长用人为的惩罚方法。


7、不抓住孩子的错不放

当孩子受到批评、教育之后,生活就要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中去,不要无休止地说教。孩子有了哪怕小小的改变,家长就要欢迎、接纳,这种宽容心态能够使孩子养成自控能力,而一味地抓住不放,则适得其反。


孩子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个体,他不是家长高兴时的一块宝,也不是家长生气时的一棵草。家长对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好的行为要表扬、鼓励,对不当的行为要教育和宽容,有时忍耐与克制也是一种教育。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而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就不能给孩子带来健康的成长。

来源 | 《启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