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138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4-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韶华舞流年 于 2016-9-10 15:28 编辑
文:李尚龙
我每天都会看大家在微博里给我的留言,时常看到深夜,私信的,每一条都看。问的最多的一种问题,是这么开头的:
我的学校不好……或者,我是一个来自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我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不觉得来自一个二流的学校就应该过着二流的生活。
二流学校,这几个字就像是一个枷锁,把人锁在二流社会和二流人生这么一个怪圈里。但真的是这样吗?这个圈真的不能解吗?
心理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实验者问了许多人,当你手上拿了一杯水,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同一个问题,千百个答案:喝掉;倒了;洗把脸;给别人喝……
可是,他们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就是拿自己拥有的,去限制自己无限的可能,哪怕自己拥有的根本不好。
正确的答案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那杯水无关。人不能因为拥有了一杯水,就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可能这杯水还不是纯净水,甚至苦涩、被污染。
而你呢,为了不丢掉这杯水,步步自封,蹑手蹑脚,过着二流的生活。
其实你大可以把这杯水丢掉,或者放在一边,接下来,你会发现世界很大,能做的事更多。轻装上阵,永远比大包小包的走的更远。
这杯水,就是你的学校,你的专业,和你所拥有的,并不完美的一切。
我想你看懂我在说什么了:你可以上二流的大学,但是,不能过二流的日子。
二流学校怎么了?
大学本科的学历只能证明高考的分数,表明高中三年的成绩,那都是过去,而大学,又是一个重新的起点,你依旧可以卷土重来,回身再战。
我想你肯定又要抱怨,学校提供的资源太少,学校老师讲的太差,学校连比赛、考试都经常不组织,讲座请不到什么名人,图书馆都是老书,学校什么都没
有,你让我怎么背水一战?
我跟你讲个故事吧。
我本科读的军校,学校不组织央视的英语演讲比赛,尤其是上电视类的,需要外出的。因为学校怕人员外出不方便管理,领导怕自己担责,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干脆不办了。
我记得那是个冬天,北京下了很大的雪,那天中午,我偶然看到网上央视英语演讲比赛在报名,截止日期是两天后,我打了电话给我的英语老师问学校是否组织比赛。她说,这个比赛我们不组织,你要报的话,就自己报吧。
那时军校不让平时请假外出,我就找了一个好朋友帮我报名,比赛要学生证复印件和100块报名费,我算了一下时间,同城的一天就能到。于是我很快的把材料寄了过去,还在信封里夹了一百块钱。
可惜的是,我不知道信封里不让夹钱,还不知道应该寄个挂号信,第一次,信就这么寄丢了。
后来报名日期接近,信还没到,我打给邮局,那边却迟迟没有回应。
眼看实在来不及,我无奈装病请了病假去报名,最后一天,我怕赶上了初赛报名的截止日期。
后来一路比了过来,从初赛、复赛到半决赛,到北京市冠军,到全国季军,接着,这比赛彻彻底底的把我的命运改变了。
直到今天,我依旧感谢那个下着大雪的中午,倔强执着的自己,感谢那个信虽然丢了,但请着病假外出报名的自己。因为那时倔强的自己,为今后的我,创造了一个世界。
后来我当老师的几年,见到了许多二本三本学校的学生,四六级考试比一本的学校的学生还要高。
后来一问,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丢掉了手中的杯子,去找了一个桶,然后,把水越装越满。
我分享一个故事:
我们团队的外联小怡自学能力超强,我交代给她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她第一次或者第二次做,时常,她看我做了一次就能迅速学会。
有一段时间我让她管理微信排版,她也做的非常好,后来我问她,是不是有老师教你啊?
她说,没有,我就是自己琢磨,上大学就喜欢琢磨。
其实她毕业于成都的一所二本院校,可是,大学四年,她没少折腾:参加各种地方的实习,蹭各个地方的讲座,甚至找外校同学要别的老师课表,冒充本校学生学习,自己还创立了社团。
她自己给自己,搭建了一个世界。
所以,你可以抱怨学校不好,但如果你的青春,全部放在抱怨和开始自暴自弃上,那可就真的只配拥有二流的生活了。
这些人的经历让我明白一些很有启示的道理,如果学校没有办法给你提供想要的,为什么不用双手去创造一个呢?
自己学校的老师差,为什么不去别的学校蹭课?
很多学校都会开非常棒的公开课,欢迎各个系去参加,你完全可以跑两步去听,无非是需要早起,牺牲了午觉而已。甚至很多公开课直接在网上有免费版本。互联网到来后,越来越多的好课,越来越方便的传递到你的面前,你不用占位置,价格也超级便宜。
你需要做的,只不过是收集一些这样的信息,关注几个公共号,仅此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