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59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身灵健康] 你对孩子进食这么用心,孩子肯定不爱吃饭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22: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作者 | 毛豆妈
  北师大教育硕士
 
  孩子不爱吃饭,是个永恒的话题。不过,吃饭这件事,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光从饮食本身找原因,往往不灵。
  孩子越大,越要从幼儿心理这方面来深入探究。弄懂孩子想什么,这可是毛豆妈最擅长的!

  一、孩子吃不了那么多!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你觉得孩子饿!
  孩子1岁以后,每年大概只能长2千克,他们的食量不会增加那么快。而且,孩子吃多少是受大脑中的食欲中心控制的。他只能吃到够他生长发育和活动能量所需的那么多,现在很多城市孩子活动量太小了,消耗的少,吃的相应也少了。

  有的妈妈试图迫使孩子去吃比孩子的实际需要量多的食物,就怕孩子营养不良。对那种拼命追喂的妈妈、长辈,我只想问,你再聪明,能比人类千万年进化的大脑聪明?大脑可以自动调节孩子的食量,不会饿着你孩子的,别瞎操心了!

  如果孩子不想吃,不妨让他少吃一两顿,看看食欲恢复情况。孩子不是机器人,为啥每天都得在你殷切注视的目光里吃下一成不变的饭量?

  二、你对孩子关注太多了!
  我表姐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绝世好妈妈,我每次去她那里吃饭,都见她捧出精心制作的午餐端给孩子,热切关注着她女儿吃饭,一会儿说:“妈妈特意给你烧的牛肉,快尝尝好不好吃。妈妈给你选的最嫩的白菜,尝尝甜不甜。”一会儿又叨叨,“你这孩子怎么吃饭这么不专心,总抠手指甲。”一会儿又嫌女儿吃的少,“怎么吃这一点就不吃了?饭量少了可长不高啊!……”

  我眼睁睁看着她女儿吃饭的热情,在她的过分关注下慢慢冷却。OMG,吃饭本来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享受,有人在你耳边一直叨逼叨,换了你你不烦吗?

  饭后,她4岁女儿跟我抱怨:小姨,我妈总是让我吃这样吃那样的,烦死了!家里有那么多吃的,干吗非得只吃一样呢?还有,我最讨厌妈妈老是在旁边看着我吃东西,提醒我这不对那不对,像我是一个坏人似的!

  我耐心的对表姐解释:很多妈妈把吃饭这件小事儿看得太重要了,生怕孩子不认真吃,结果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孩子不得不通过在吃饭时开小差来达到摆脱妈妈的“监视”;像她女儿吃饭总是在抠指甲,就很有可能是她在压力下的转移和放松情绪的方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22: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检讨一下,你是用过分关注来让孩子讨厌吃饭的么?
  三、吃个饭,也要比赛?

  毛豆妈记得很清楚,我小时候,最讨厌去幼儿园,因为不爱在那里吃饭。
  幼儿园的阿姨人手不够,为了让我们吃完饭早点去睡午觉,他们就想出了“我们来比赛,看谁吃得又快又干净!”的办法,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让小小的我们一个个狼吞虎咽。

  可怜毛豆妈作为吃的最慢的孩子,总成为老师关注的重点,我在幼儿园老师灼灼的目光与“不许边吃边玩”的双重监视下,本来是享受的吃饭变得紧张兮兮。为了跟上比赛的节奏,我只好把嚼不烂的菜叶草草咽进肚里,久而久之,我在幼儿园的饭量越来越小。

  直到长大后读教育系才明白:“如果用比赛来促进孩子吃饭……孩子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注重按要求吃饭,就会造成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注意力分散。如果对吃得慢的孩子多加催促,以及对吃饭要求不时地提醒,使孩子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甚至会引起孩子情绪上的反感、惧怕和紧张,孩子就会越来越不爱吃饭。

  正因为自己的童年,在毛豆的吃饭问题上,我禁止一切威逼利诱和比赛。我始终认为,吃饭的最自然状态是:我吃饭,因为我想吃。而不是:我吃饭,因为我得跟别人比赛。吃个饭,有必要搞得紧张兮兮的吗?

  正是这么自然的态度,毛豆吃饭从没用我操过心,除了坐餐椅时制定过规矩,我基本不干预他吃饭的节奏。当然,也不是任由他一吃一小时,和大人进食的时间相同就可以,我们吃完了,他的碗筷就可以收拾了。

  四、吃个饭,就不能说话?
  有的妈妈怕孩子吃呛了、分心,规定孩子吃饭时不准说话,很多幼儿园也这么规定。可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天然的好奇,吃饭时肯定想和别人交流。在家里和家人轻松说笑,在幼儿园和小朋友说说生活的趣事,再正常不过了。而且,吃饭时聊聊今天的青菜是哪里产的,是怎样炒成蔬菜的,不是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增长知识吗?如果强行让孩子吃饭时不能说话,只能让孩子欲言又止!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齐克森·默海的研究也证实: 让孩子边吃边聊,体验进餐的愉快,不仅有助于增进食欲,也可以让孩子富于创造性联想,从而比沉默吃饭的孩子更加聪明。基于此,毛豆在吃饭说话上从来不设限制、不乱定规矩,开开心心的吃个饭,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要遵守!

  五、“吃饭有问题“,多半是人为
  很多本是孩子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一笑而过就好。而中国父母太焦虑了,总能跟孩子性格好不好挂上钩。

  本来是正常的生气沮丧,非要被父母误认为脾气大;
  本来是正想多玩一会自己的玩具,却被父母误认为自私和不爱分享;

  本来再正常自然不过的饿了就吃,却被加上人为的“再多吃点”,
  本来是愉快的进餐过程,却质疑孩子吃饭不专心;

  结果,孩子不好好吃饭?大部分是被你给逼的!少关注些,少催促些,多让孩子自己决定,吃饭就会回归最初的本质:轻松愉快!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人造”的,我们本来的孩子是多么天然可爱,不加掩饰啊!让吃饭这件事也回归初心吧。你关注的越少,孩子吃的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