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416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2-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3 16: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3 做重要的事 别埋头眼前三分地
回到我在文章最开头提到的小姑娘。
讲真,她的工作有多忙我是知道的。做运营的,工作琐碎又繁杂,中午部门别的同事常常去外面开个小灶,她只能在楼下食堂扒两口;晚上别人6:30就下班了,她的工作量大,常常要7:30才能做完。
整天都在匆匆忙忙中度过,她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忙到7:30,搞定当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下班。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她也常常跟我说,觉得埋头眼前这三分地不行,想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方向。两个月过去了,别说方案,连个idea都没见到。
相比之下,和她同时进公司的另一个男生,没事就拦着我讨论新点子,被我否决了还不轻易放弃,反复琢磨,有时候晚上还给我发修改后的方案,执着得让人烦。
但这个男生也是所有人中最为impress我的:脚踏实地之余,不忘仰望星空。
超越往往来自对现状的挑战,对个人、team来说都是如此。这种精神在职场新人、尤其是女性身上相对比较缺乏。从小我们被教育要做乖乖女,循规蹈矩不逾矩,很少跳到日常工作的框架之外去探索。
但事实上,如果按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放进这四个象限里:
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不重要且不紧急的。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我们出于紧迫性,会去做第一、二象限的事,而往往忽略了第四象限——不紧急但非常重要的事。
而第四象限的工作杠杆率通常比较高。
预防措施、准备工作、能力培养、人际关系、中长期计划等都属于第四象限,它看起来不紧急,因为没有DDL,所以最容易被忽略,但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比如拿小姑娘来说,她出色地完成了每天必须完成(紧急)的任务,留给中长期规划的时间却非常有限。
长此以往,给我的印象就是,她只能做上面交代的事儿,没办法独挑大梁。
4 不思考 要脑子干嘛?
记得刚开始工作时,遇到需要决策的地方,总是跑去问领导。领导答:You tell me.
有时候想到个idea就忍不住冲到领导面前,结果人家扔来一连串问题立马就蔫儿了:why?how?why us, not our competitor?
被说了这么两回知道了,凡事先自己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但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都依赖于生活和经验做出直觉性的判断,“我觉得”“我认为”是常用句型。比如:
我最近至少看到了10条留言说反感广告,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不接广告了。
但凡经过了几年训练的人,对上述这个问题都不会采取这种表述。他们的思考路径会是:
在近期的用户调研中,90%的用户选择了‘不介意广告’,10%选择了‘介意’。这10%的声音虽然很刺耳,但他们并不能代表所有用户。
你看,刚入职场时,我们很少通过逻辑推导,在数据和业务分析中呈无头苍蝇状态,无从下手。
而老手和新手最大的区别在于,分析思维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和练习,已经成为本能。
这就是为什么,经验丰富的老板能在1分钟里看到你想了很久也没想到的事儿。
除了经验积累,更是长期思维训练的结果。
所以现在接到没头没脑的提案来让我选,我会说:You tell 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