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寻找天释 于 2015-5-5 20:37 编辑
回信四:给维族女孩回信话民族团结 时间:2014年8月15日 古丽米热和母亲读李克强总理的回信
“暴徒不等于新疆人,新疆人一样仇恨那些暴徒。我想要告诉那些不了解新疆的人,让他们知道新疆的真实情况。”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新疆班维吾尔族学生古丽米热?米提吾拉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写了一封信,把她的心里话讲给总理听。
李克强总理在给古丽米热的回信中写道:“每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你和同学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很有意义。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就会更加和睦。”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维护民族团结贵在行动。民族团结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民族团结的教育必须时刻“在路上”。
回信五: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进步重要力量 时间:2014年9月13日 吉林省委副书记竺延风将李克强致白求恩志愿者协会的回信送到志愿者手中
2014年是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成立20周年,7月,协会的5000多名志愿者给李克强总理写了一封信,汇报了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9月,总理给志愿者们回信表示,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希望志愿者继续以爱心和知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与千千万万志愿者一起传播守望相助的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好风尚。
回信六: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时间:2014年9月13日 金寨希望小学的孩子们阅读总理回信
2014年,希望工程25年,李克强回信首所希望小学——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希望小学师生。“希望工程向世人传递出一种积极意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希望工程在很短时间里,汇聚起海内外四面八方的爱心涓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建设社会最富感召力的道德力量。”
正如李总理所言,贫穷固然可怕,但失去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更加可怕;消除贫困或难短时兑现,可创造公平必须刻不容缓。为天下所有贫困孩子的幸福人生创造美好的希望需要社会共同持续不同努力。
回信七:与泰国留学生谈文化交流 时间:2014年12月11日 北大泰国学妹李慧敏(左)与白云莹
李慧敏与白云莹是北京大学的两名泰国留学生,2013年10月13日,曾经在泰国与李克强总理有过交流。今年9月,两人正式进入北京大学就读。10月,两人分别给总理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中国及中华文化的喜爱之情。12月11日,李克强在给她们的回信中自称学长,鼓励她们接触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收获新的友谊,并体验生机盎然的中国社会,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并指出中泰文化相通,希望他们积极做两国文化交流的年轻使者,知行合一,以文化人,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中泰一家亲”世代相传。
回信八:青年创业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 时间:2015年5月4日 回信全文
2015年5月4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清华大学的学生创客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青年节礼物——李克强总理的回信。总理在回信中,充分肯定了大学生创客们所具有的勇于打破常规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希望他们要有钻研学问的精进态度,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不断丰富创客文化,把创客种子在更大范围播撒开来。
总理的这次回信,谈到的是创业、创新这个当下中国最热的话题。“政府将会出台更多的积极政策,为‘众创空间’清障搭台,为创客们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