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教育,就像一场闯关游戏。 穿越一个又一个关卡,每一关都为难,每一关又都饱含喜悦。 做智慧型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轻松迎战每一道人生关卡。
◆◆◆
作者:小豆婶儿
为人父母,大概是这世界上最辛苦、最难的工作了。 只要上岗,就永远待命。 从孩子的吃喝拉撒,到升学考试,从年少叛逆,到成家立业,方方面面都伴随着无数的困难和波折。
想要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从普通父母升级成智慧型父母。 以下九张图,让你get到智慧型父母的秘诀。
01
关于孩子的特质
普通父母:眼里的缺点永远>优点
智慧父母:缺点、优点,都是特点
朋友是幼儿园的老师,有次她跟我吐槽,说给家长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写出你孩子的十个优点。 很简单的题目,却没有一个家长完成。
大多数家长只写了5、6个,还有位家长直接放弃,留言道:“对不起,老师。我实在想不出我儿子有啥优点,要是换成缺点,倒是能写一大堆。”
换个角度看孩子,优点、缺点,其实没有界限。 有的孩子软弱、胆怯,这也意味着他做事谨慎靠谱;有的孩子磨蹭、优柔寡断,那也说明他心思细腻、认真实在;有的孩子爱凑热闹、管闲事,那么他一定有颗乐于助人的心。
教育家约翰·格雷说过,我们不必去想该做什么使孩子更美好,而是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孩子已经是美好的了。 父母眼中的缺点,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特质,它的存在,也是成长的问候。
优点也好,缺点也罢,都只是孩子的特点。
02
关于沟通
普通父母:控制型,我的想法都是对的
智慧父母:合作型,我们有共同的观点
有次去给小朋友做问卷调查,是关于“你最讨厌爸爸妈妈对你说的一句话”,超过半数的孩子在“我是为你好”这句话前面打了对勾。
细细想来,这也是家庭教育里很普遍的现象:父母总是以最正确、最权威的角度,安排着孩子的一切,和孩子的关系不是“你说我听”,而是“我说你做”。 一旦孩子有反对的意见,一句“你还小,我这是为你好”就能堵住孩子还想要再辩驳的嘴。
有位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医学家说,现在的父母,很多都是高学历,很聪明,很有能力,却把力气花在管小孩上,很悲惨。 被父母的想法控制的孩子,就像笼子里的鸟,虽然笼子会移动,但也只是换了个地方被关。
有智慧的父母,一定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接纳孩子的想法,在家庭教育中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03
关于比较
普通父母:别人家的孩子是个“宝”,自己家孩子是根“草”
智慧父母:只和孩子自身比较,成功中总结经验,失败中提取教训
湖南卫视《少年说》里有个姑娘,站在楼顶对着妈妈大声哭诉: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为什么不看一下?”
原以为她的妈妈听了会感到抱歉,没想到当场就把孩子怼了回去:“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是要拍一下......”
讽刺的是,下一个上场的,就是妈妈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而“别人家的孩子”也有一样的烦恼,已经是全班、全年级、全校、全联盟第一的她,还是会被父母批评:“你看看你们班的那些同学,每一个人体育都及格了,而你,什么都不行。”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孩子。
一味地把别人家孩子当作自己家孩子的标杆,只会让孩子更有压力,不敢尝试更多的可能。 孩子的对手应该是过去的自己。
在成功中进步,在失败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孩子内心不断进取的种子,未来才能更加独立,更加自信。
04
关于视角
普通父母:只放大眼下,忽略了未来
智慧父母:有长远打算,心存大格局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Kenneth Ginsburg曾做过一场演讲,他给家长提出一个问题:“你怎么定义孩子的成功?” 所有家长都走进了一个误区:盯着自己眼前的孩子,想着他生活上、学习上有哪些出彩的地方。
没有一个家长,会去想孩子未来的模样。 用放大镜的视角看孩子,过度关注孩子当下的任何考试、任何活动,很容易一叶障目,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有智慧的父母,习惯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和成功做准备,培养一股后劲。 比如孩子的求知欲比暂时的成绩要重要,读书获取的知识比考试作文更重要,健康地成长比班级的名次更重要。
长远的目光,才能为孩子做好人生的铺垫,在家庭教育上事半功倍。
05
关于提问
普通父母:提问题就是没用的胡思乱想
智慧父母:提问题就是思考的光芒
孩子们的脑瓜里,总是有一些大人理解不了的东西。 他们对所有的东西都存有好奇心,动不动就变身“十万个为什么”,随时都能抛出各种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问题。
普通父母要么选择忽视,要么就直接否定孩子的提问,然后直接告诉他们认为的“正确”的答案。 可是,当孩子提出问题后,最美妙的时光,就是解答与探索的过程。
巴甫洛夫曾说,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童年的为什么,正是孩子们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而求知的路上,小孩子最开心的事,就是提个问题把大人问倒。
相信并鼓励孩子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办法,给孩子去大胆试错的机会,让他们保持好奇心,才是面对提问的最好方式。
06
关于时间分配
普通父母:孩子只有“学习”和“其他”两件事
智慧父母:综合考虑,全方位发展
电影《我们的世界》里有句台词,大概说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孩子除了上学、放学,还能有什么事儿呢?”
我们身边的家庭教育基本也都是一个模式:分数考的高,就能被表扬;分数考的低,就要被数落,对孩子说的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你好好上你的学,其他都不用你管”。
完全忽略、阻断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把孩子变成了一个麻木的“学习机器”。
想起之前的新闻,学习上一路凯歌的“神童”魏永康,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中科院劝退;凌晨四点的跨洋“西红柿炒鸡蛋”演示视频,原以为温馨有爱,却遭到无数网友的嘲讽......
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孩子的世界,除了学习,还应该拥有别的,比如运动、社交、兴趣、阅读……
好的教育,是需要“留白”的教育,适当地让孩子自我发挥,给他一定自由的时间去玩耍、去想象、去思考,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更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