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8279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2-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5-24 10:0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3、对孩子过度保护
每天,都有大量儿童意外受伤的案例不断发生,每每看到此,家长们的神经就会绷得格外紧,对自家孩子“严加看管”,都会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但却不知,自己的过度小心,反而对孩子保护过度了。
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对话是正确的,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部分家长并没有做到良好的解析,哪些交往方式是值得鼓励的,哪些人是要拒绝对话的。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跟老师沟通相处,也不利于他跟其他同龄人的交往。影响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当孩子与孩子闹了矛盾之后,部分家长就会告诫自家的孩子“以后不要跟某某玩”,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孩子们会因为这样的摩擦,更懂得 如何与人沟通。成长太过一帆风顺的孩子,遇到了苦难反而会不知所措。现在有一种新说法,叫“30岁儿童”,都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 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这也是属于家长过度保护造成的恶果,
那妈妈又应该如何防止自己对宝宝过度保护呢?
给予孩子鼓励和放手让其发挥是关键。告诉孩子他很勇敢,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很多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不妨鼓励孩子到楼下的便利店买东西,让他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等,当然,处于安全的考虑,妈妈可以在孩子身边悄悄跟着观察。
其次,不忘放手让孩子多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安全的条件下可以任由孩子去触碰他觉得好奇的东西。让孩子尽情的去摸索,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4、打扰孩子做事
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并且集中不了精神。很大可能源于背后有个爱不分时段打扰的妈妈。
孩子容易被身边的新鲜事物吸引,爱对其研究摸索。当孩子很认真地摆弄某个玩具、或认真地在看故事书时,孩子处于全神贯注、高度兴奋的状态。这时候,他们特别灵敏,理解和记忆能力也非常强。
如果妈妈突然出现,贸然问道“宝宝在干嘛啊?给妈妈看看”“哪里不会了?让妈妈教一下你”,不但会打断孩子的思路,还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长期下来,孩子在做事方面就养成很难集中精神、三分钟热度的习惯。
相信孩子能力,给予肯定与支持
当孩子告诉大人“让我自己试试”的时候。表明孩子想自己独立完成。这时候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学会安静观察孩子。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才伸出援助的双手,指导他如何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跟你分享成功的喜悦时,家长可以尝试告诉孩子“你这样做很棒,下次继续加油”之类的话来鼓励他。家长的肯定才能让孩子更有信心保持研究热度。(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