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搜索
查看: 654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你能给孩子怎样的童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2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1、重视大自然对于儿童的意义。
在孩子成长中,我认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家一个是户外(大自然)——这正是华德福这一教育理念尤其重视的。

大自然对于快速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孩子需要有广阔的空间去奔跑和游戏。不要说大自然,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孩子连一块可以奔跑的空坝子都找不到,这不能不说是当今这个时代的孩子的悲哀。运动和游戏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人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运动能力直接影响着儿童其他能力的发展,而社交能力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诸多能力都需要有一个环境促进孩子去发展,至少,孩子们得先有这样的空间。

〈儿童纪律教育〉一书中提到,儿童需要活动,这不仅有助于身体发展,也有助于智力发展。大脑研究表明,身体活动会激发对大脑神经通路的发展至关重要的髓鞘化过程。髓鞘化过程使儿童能够控制肌肉及其感官的能力;也能促进认知的发展。身体运动也有助于将氧气和葡萄糖输送到大脑。其中还提到,运动对男孩的学习和减轻情绪压力更为重要。

《我来了》一书中也提到,让孩子拥有自由,有空间能够爬行,之后可以学走路,而后可以参与游戏活动,这是多么重要啊!这不只是发展孩子的肌肉,它还帮助了脑的发展。

《放养孩子》一书中提到,玩耍是童年不可或缺的部分,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玩耍能给孩子带来的那些我们希望他们能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包括沟通能力、协商能力、领导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公平、灵活,以及基本的算术知识和物理知识。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在室内长大的,大人们怕孩子在外面跑的时候摔着,怕天冷时冻着,怕有风天吹着,怕遇到其他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等。大家反倒期待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能背多少诗能认多少字。让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儿,这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原则。否则,该运动时没让孩子充分运动就会导致儿童在身体和空间知觉上滞后。空间混乱会引起阅读和书写困难,同时也会导致行为问题。一些幼儿不断地惹麻烦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身体位置与他人有关。然后当这一切已经发生后再意识到这些问题,其实已经有些晚了。成人应该鼓励儿童的身体活动进而更好地帮助儿童,而不是总想着尽力使儿童保持安静。身体活动多的儿童更健康,且将来会成为更活泼更健康的成人。(〈儿童纪律教育〉)

有些家长在孩子长大些后抱怨孩子不爱到室外活动喜欢看电视等,一个从小有着充分户外活动的孩子几乎不可能不爱游戏不喜欢到户外不热爱大自然。看到一条微博:男孩子要让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以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如果他们整天窝在家里,又有用不完的精力,就只能从想像世界获得满足,就会去打开电视或电脑。

“你可以让学习过程缺少游戏性,但你不可能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不学到东西”。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户外游戏空间,让孩子们在游戏和玩耍中长大吧!,

其次,大自然是儿童学习天然课堂,尤其是大自然能帮助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人是自然之子,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雨雪等,均向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发出声声呼唤。而且,大自然里四季轮回,天气多变,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在大自然里生活的孩子普遍观察能力较强,比如当孩子进行创作比如绘画时,这些会成为孩子创作的源泉。举个很简单的道理来说,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见过蜗牛,那么他便可能不认识蜗牛,如果让他来画蜗牛,他也不会画。在孩子的绘画和泥塑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主要活动在室内的孩子创造能力非常差,因为他失去了想象的源泉。当孩子再大些后,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样的孩子对周遭环境的变化不感兴趣,观察能力也差。


最后,户外的新鲜空气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室内空气流动性差,且不好,大自然里空气新鲜,这对于快速成长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我又一次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发现书中有很多安安小时的照片,但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是在户外尤其是在大自然里拍摄的。有的照片上安安正在遍地落叶的秋天里散步,有的照片上安安和妈妈在拣树叶,有的照片上安安和妈妈在草丛里玩耍,有的照片上的安安正在玩雪。。。。。。我不仅感叹:爱孩子的母亲,内心敏锐的母亲都会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滋养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些父母,尤其是老年人,很惧怕大自然里的变化,比如觉得雨天孩子不该出去,冬天太冷孩子不该出去,夏天太热孩子不能出去,外面有蚊虫应该尽量躲避等。日本的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中提到即使是在寒冬季节,只要风不大,婴儿就可以每天出去一次,为的是吸入外界的空气。我的小女儿水晶现在满月了,我抱她出去时总有人感到奇怪,其实,我的大女儿三月在月子里时我就经常抱她出去,当时是三月份,天气一天天变暖,所以她在户外时间比间多。一个婴儿都能生活的户外,幼儿会更容易适应的。

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很神奇,虽然会经历晴雨风雪、四季轮回,但这毕竟是自然现象。我相信孩子对大自然的变化会感到很神奇,同时,只要保护措施得当,他们能经受得了大自然的变化。让孩子敏感的心感受大自然当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成长中的身体在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中经受考验,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还能增强孩子的体魄,并养成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现代理念。
人类天生就是亲自然的,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尽可能地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长!


2、远离电子产品。
这是华德福教育极力倡导的,我也非常认同这一观点。我见过很多家庭里人醒来第一件事是开电视,睡前最后一件事是关电视,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里更是如此。我注意到很多孩子象是被钉在电视上了一样,这些孩子普遍表情木讷、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差,同时,对周遭事物缺乏兴趣。

尤其是,当今社会更恐怖的是,年幼的孩子接触到的电子产品已经不仅仅是电视电脑了,手机甚至I PAD已经开始成为儿童手中的玩具了。

《放养孩子》一书中提到,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能通过看电视来学习任何东西,就算是背景音乐是莫扎特的作品也不行。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的时候,就没法再跟他周围的世界互动了,而后者正是唯一一件已经证明能促进孩子神经系统发育的事情。

关心儿童的教育专家们总结出,孩子使用电子媒体的年龄越晚越好。美国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说到:“电视对于所谓的弱势儿童的积极作用(如,让他们学会读书)微乎其微,但对他们的正常发育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剥夺了儿童本应该用来说话、玩耍和做事情的机会,干扰了他们们正常的发育过程。在孩子们生命中脆弱的时期保护他们对我而言是件大事。我认为五岁以下的儿童根本不应该看电视。”

伦敦依斯灵顿的圣保罗学校给家长的入学简章中提到,所有儿童都具有天生的想象力以及使自己的想象力呈活跃状态。这是童年的最大珍宝之一,对儿童健康地步入成年并获得其他能力至关重要。这种想象力往往会消失或被改变,但绝不可能再生。电视等电子产品让孩子不健康地“安静”地坐在那里,让想象力窒息。孩子们看到的都是“成品”的形象,从头到尾都不需要内在的工作(或积极的参与),想象力就这样慢慢枯萎。其后,儿童变得无精打采,百无聊赖,丧失了独立开创的能力,需要不断地得到外界的娱乐刺激。另一方面,电视电脑会导致孩子受刺激过度以至于他们无法正常地听见他人讲话,这种刺激实际上是对孩子丰富创造力的剥夺。

简章中还提到,显示屏上闪烁的影像并不是真实在生活。孩子们需要感受到当前实实在在的的生活,需要感到跟周围的世界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才能健康地成长。

使用电子产品过早影响孩子的不止是精神,还有身体。就拿我们成人来说。看电视或使用电脑后,我们也会身子沉重、四肢发麻,两眼昏花。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伤害会尤其严重。沉迷于这些活动中的孩子,四肢不灵活,甚至眼睛受到伤害,这都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发育。

有一位家长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她说:“在我的孩子能够快乐地阅读、与人交谈并自得其乐,能够自己一个人玩或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时,他们就可以选择性地一周看一两个特定节目或使用电脑。”我想,这或许也可以做为我们决定是否给孩子看电视或使用电脑的一个参考。

据我了解到,我们的孩子之所以过早地接触电子产品,与家长的认识不足直接相关,同时,与家长的生活习惯相关。我们成人如果给孩子创造了这样一个与电子产品亲密接触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朝这个方向发展。所以,要想拥有一个活动可爱、健康阳光的孩子,我们成人要先做到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同时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晚接触这些电子产品。

有的孩子两三岁就就会使用电视就能开关DVD,家长以此为骄傲。其实,孩子本来就该这么聪明的,要知道,长期让这些电子产品来当孩子的保姆后,孩子才越来越朝我们期待的反方向成长的。

电孩子产品会让孩子对周围真实的世界失去好奇心,会让孩子的想象力创造边枯竭,所以,我们还是能力让孩子生活在这真实的美好的世界中吧!远离电子产品,远离虚拟世界!

3、给孩子提供简单原始的材料(玩具)。
孩子成长中,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玩具也是很让家长费心又花钱的事情,我也曾经给我的大女儿准备不少的玩具,也花了相当数量的银子。事实上,回头看看,这些玩具里又有哪些是孩子玩得比较多充分发挥了玩具本身的价值的呢?似乎没有!玩具没买到手时很吸引孩子,拿到手后孩子也会热衷几天,接下来一般就都束之高阁了。所以,有不少的妈妈抱怨,家里那么多的玩具孩子怎么就不玩呢?

是啊,家里这么多的玩具孩子怎么还觉得无聊呢?接触华德福教育后在这方面我真是受益匪浅。华德福主张以天然的材料来作为玩具提供给孩子玩,或者是尽可能提供简单的玩具,尤其是不提倡使用塑料等制造出来的比较精致的玩具。越是精致的漂亮的玩具,孩子玩的时间越少,也越容易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尤其是智能玩具,更是孩子们玩耍的障碍。

在成都华德福五周年特辑《教育之道》中,Joan提到,要给孩子们提供非常简单的材料。如果柯南有一辆汽车,他很容易去开动,他再也不会尝试去做一辆汽车,并想方设法开动它。玩具和游戏的材料越简单,孩子需要发挥的创造力越多。我的一位朋友说,一个好的玩具,10%是玩具本身,90%来自孩子的想象。在我的幼儿园,孩子们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果我有个城堡可以让孩子们玩城堡游戏,有一个理发店可以玩理发店游戏,有一辆火车、一艘轮船等等,我需要不止一个仓库去储存这些东西。取而代之,我提供的东西很简单,如布、圆木头、石头、贝壳,孩子们从中创造出他们想要的世界。

《放养孩子》一书中提到,很多孩子会提到给孩子一根真正的“魔杖”会比让他拿着一根拣来的棍子要好得多,这样的思维方式同样会感染孩子。结果,原本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好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了。

该书中还提到,孩子可以把一根棍子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而魔杖就是魔杖,不会变成别的东西。当孩子想要一反宝剑或是一套弓箭时,父母又会觉得只有高度仿真的玩具才能满足要求。这样下去,瘪下去的并不仅仅是孩子想象力的空间,还有父母的钱包。

华德福的幼儿园里都提供大量的布给孩子,或许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提供布给孩子。但当我们把这些布提供给孩子后,我们的眼睛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惊奇。我亲眼看到我们园的孩子用布来包娃娃;用布搭在椅子上给自己营造一个温馨的家;用布搭在桌子上做装饰用的同时自己钻到桌子底下那个温暖的小家;用布做披肩和裙子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儿了,但当我看到思思和芒果把布披在肩上后两手又撑起开始飞,她们说那是她们的翅膀,我不得不佩服这些小家伙;布还可以做衣服、当头巾和围裙,甚至随手做一个娃娃出来;更有创意的一件事儿时,有一天在游戏中,桃子说要出远门工作了,孩子们要给桃子写信,但在娃娃家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纸和笔,有小朋友赶紧拿块布叠成方块,然后到隔壁的积木区拿块长条积木当笔,接下来就在布上开始信了。。。。。。。多么有创意的孩子们哪!

自从开始主动了解华德福后,已经一年的时间了,我除了在圣诞节时以圣诞老人的名义买过女儿喜欢的一个玩具外,再没有给她买过任何玩具了。但在这过去的一年里,女儿利用家里和外面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玩具的各种材料,甚至仅仅是面巾纸小手帕小树叶子和草等做了大量的游戏。尤其是每天放学后和几个小朋友演戏,经常会在放学后冲到家里,抱了些东西就出去了,为的拿道具去演戏。就在昨天,她还在家里找到一把废钥匙,说是要带到幼儿园里,放学后和小朋友演戏剧时要用它来当道具。

有一天晚上,在家里,女儿用报纸(家)、手机(小船)、水杯(楼房)装着包子的盘子(包子广场)、我的上网卡的数据终端(快艇)和陶泥(捏成了小老鼠等,边演戏边捏自己需要的东西)演了一个多小时的戏,道具虽然没大变化,但场景变了几次内容换了几次。在这一游戏中,女儿的语言能力想象力等表现得非常突出,当时我录了几十分钟做为纪念。试想想,如果女儿手中的都是具象的玩具,那么凭借手里的东西,女儿也只能演一场戏,甚至都很难,因为,道具齐全才能成戏啊。

这个春节我们放了十天假,我们一家四口在家里过年,女儿的主要活动是看书、游戏和逗小妹妹。当然,也看了文艺节目。女儿做游戏很有意思,她曾经把以前的厨房玩具拿出来做过游戏,但只玩了十几二十分钟,我印象深刻地是一天晚上用茶几上的东西和几张面巾纸玩得最久,其中以使用面巾纸为主。玩的过程中还用到剪刀,说是做睡袋等。

家里新添了老二,出生前我就决定基本上不给老二买玩具,就让孩子在大自然里慢慢长大。大自然里有太多适合做玩具的东西了,我们根本不必煞费苦心地给孩子买玩具,孩子自己最知道身边的东西怎样为自己所用。

所以,我认为,在家里,能成为孩子玩具的东西很多很多,可以给孩子准备几块布,平时把家里用过的各种纸盒药瓶,买东西时送的小赠品等各种东西以及其他可使用的废旧的东西都留下来做为孩子游戏时的材料。也可以到大自然里去采集一些材料,比如种子、松果等。

总之,我们带给孩子的玩具越简单越好,最好给孩子提供原始的材料,这样孩子们想象的空间就越大,就能利用这些玩具或材料设计出更多的游戏来。

4、让孩子和孩子游戏。
我见过很多很会和孩子游戏的母亲,我幼儿园里也曾经有过很会和孩子游戏的老师——我一直很佩服这样的母亲和教师,我曾经觉得这是一件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事。

但是,在学习华德福教育理论时,我了解到,华德福并不主张成人太多地陪孩子游戏。因为,有成人参与的游戏成人很容易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孩子的参与显得很被动,一切的创意和引导都来源于成人,孩子仅仅是参与,因为成人主导游戏,因此孩子的相象力和创造力无从体现,渐渐地孩子习惯了依赖成人而进行游戏,没有成人时便不知道如何来游戏。

华德福教育主张孩子在玩耍时,成人做成人的事儿,但在孩子需要时,成人要及时响应孩子的要求。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童年,那时父母都养几个孩子,且都为生计奔忙,没空照顾孩子。小时候我们都是和兄弟姐妹以及邻里的孩子一起玩耍,吃饭时被喊回家。有时下雨刮风或冬天太冷就在室内玩耍,但父母始终都忙自己的事,从不陪伴我们游戏。那时没听说过自闭症和多动症等目前儿童比较常见的病。尤其是,成年后,我发现我会做针线活会种地会做家务会做饭,尤其是,从小不经意间看到的妈妈会做的一切事我都会做——想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华德福这种教育,其实,狭义点说,我们的童年的环境也就是目前华德福所主张的环境啊。

因此,我们成人在孩子面前就应该做我们成人该做的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入游戏,但当孩子融入游戏当中时,我们应该及时抽身出来,做我们成人该做的事儿。

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都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状况。在幼儿成长中,在其各项能力中,幼儿的社会适应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尤为重要。而幼儿的这一能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生命之初,他与家人尤其是与母亲的相处模式非常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交往模式;二是幼儿期间幼儿与同伴的相处能力——这首先来源于最初他与家人的相处模式以及家人之间的相处状况,之后则来源于幼儿与其他幼儿相处的情况。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适合年龄段,他得有可相处的同伴。孩子与孩子之间在他们的交往(包括合作与冲突)中发展这一能力。

被人接纳、拥有朋友和玩伴,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需要。我们成人应该多多重视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因此,我们主张孩子最好多跟孩子一起玩耍游戏,在这一能力培养过程中成人能做的且必须做的是给孩子找一两个适龄的同伴。


孩子一两岁时都是乖巧可爱的,尤其是学说话时,最能软化母亲的心。但当孩子逐渐长大后,妈妈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比如孩子安全感不好、专注力不好、吃饭不主动、不合群、不爱玩、沉迷于电视。。。。。。其实这些问题都不是孩子的问题,到孩子长到三五岁才暴露出这些问题,也只能说明这些问题也只有在孩子这么大时才能出现,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之前带给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才导致我们才生了这方面的烦恼。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成为这样那样的孩子,但孩子的成长告诉我们似乎事与愿违。我想,若不是我们的愿望太不切实际,那就是我们之前带给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其实,你想拥有什么样的孩子,那你得先给他提供相应的环境。比如,你如果想拥有一个乐观热情开朗的孩子,那么你就不要在孩子年幼时当一个沉默寡言的成人;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看电视的人,那就别指望着你的孩子一定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的,我们能带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也只是做好我们自己,而不是口头说教。

所以说,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童年!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21: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转帖哦。一起分享 一起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5-6 09:3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好贴,顶一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2:5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O(∩_∩)O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5-6 17: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13 12: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