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解放军剿匪英雄)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城南一个叫峡河的小山村。父亲杨世恩是个泥瓦匠,母亲宋学芝是个刚强的农村妇女。
1929年,胶东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2岁的杨子荣在母亲的安排下,去安东投靠父亲。开始父亲让他去上学。两年后,杨子荣到姐姐做工的缫丝厂干活,以挣钱补贴家用。但是好景不长。杨子荣三年学徒期刚满,厂子裁人,杨子荣被裁。后来杨子荣就到码头搬木头、扛大包,到鸭绿江江边放木排、当船工。
1938年底,他在鞍山千山采矿区当矿工。矿区不仅危险还要受日本监工的打骂,在一次看到日本监工打自己的工友时,夺过监工的皮鞭,为自己的工友出了气,这样他就无法在矿山呆下去了。1943年,在工友的帮助下,杨子荣逃离了矿山,回到了老家牟平。
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团侦察排长等职。参军只有一年多时间。从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1947年,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1岁。
为表彰杨子荣的英雄事迹,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其生前所在的排被命名为“杨子荣排”。 微信公众号 烟台微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