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6544|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问政教育》问得爽,问得教师心里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8 08:14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525日某某电视台的《问政教育》直播,直接揭示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前期的采访准备充分,现场的主持慷慨陈词,被问的教育部门领导接二连三的自责、检讨、认错。在近年来很多电视节目都止步于正面报道、不敢揭示问题的现状下,该节目确实让人看了畅快淋漓,估计节目收视率会直线飙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是坚决支持曝光教育自身的问题,甚至说深恶痛绝。节目中揭露的学校开门时间、入园难入园贵、学区划分不合理、新建校一拖再拖不见踪影、机关文件抄袭复制等等,确实应该曝光、质疑、追问,以促使教育办得更好。

但是,要明确的一点是,不是所有的教育问题都是教育部门自身的问题,更不是教育部门自己所能解决的;即使能解决也应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绝不能简单地用一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可以让教育部门无限的担责、让教育工作者无底线地付出。


就说入园入学难的问题吧。

为什么幼儿园“一座难求”?学校近在咫尺,孩子却要到很远的地方上学?这是教育部门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吗?

幼儿园的报名电话打不通没人接,关键是有人接就能解决入园难的问题吗?幼儿园如果有学位会看着孩子不收、放着钱不赚吗?

家门口的学校不能就读,难道是教育局把这个学校闲置保护起来了?实际情形一定是学校已经是满负荷运转,无奈之下只能进行看似不合理的学区划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建小区此起彼伏,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与此同时相应的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等配套设施却没有跟进,教育部门又能如何?

所以,幼儿园、学校收了学生就要超班额、超负荷,不收学生家长孩子就要受罪受累,这样一个死循环,板子不能只打在教育部门身上。

图片

学校也是一个围城,进不来的想进来,进来的更是有诸多的不如意:

——学校竟然没有校车,接送不方便啊;

——学校开门早了,老师就是想加课,这影响孩子睡眠啊;

——学校开门太晚了,耽误家长上班,整个城市都拥堵了;(原来交通拥堵的根子是在教育局啊)

——学校班额这么大,对学生成长不利啊;

——学校没有食堂,家长一天四次接送无法外出工作;

——食堂的饭菜不营养,损害孩子健康;

——饭菜不热乎,孩子胃肠受不了;

——晚放学没有延时服务,家长无法安心上班;

——延时服务还收费,加重家长负担……

…………

试问:教育还有一点让人满意的地方吗?


诚然,作为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做好教育分内的事。可是,这些问题真的不是教育部门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就类似允许长岛区的孩子出岛读高中一样,这算不算加重家长负担?能否据此要求每周开通专门的“校船”呢?

一些学生出岛读书,长岛的高中压力减少,而接收这些学生的学校,其接纳能力、管理水平、后勤服务等等,必然面临新的挑战。

但是,长岛的家长有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教育也只能尽力而为。

所以,以上罗列的学校的种种问题,其实质与长岛学生出岛读高中类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通勤条件的改善、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布局调整的滞后……,相对应的,一些城区学校压力越来越大,必然带来入学难、通勤远、办学条件不配套、后勤服务跟不上等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教育部门愿意这样的,更绝不是教育部门自身能够解决的。

《问政教育》是一档电视节目,既然是“问”,那么就应该有“答”。可是这样一个直播节目,面对主持人有备而来的咄咄逼人的提问,教育部门蒙在鼓里的一无所知,这是一次信息不对称的对话,也根本没有教育部门回答、应答、解答、答对、答复、答辩的机会。

即使给了机会,有些答案也不能说、不敢说,说了也没有用。

图片

当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无法理清的时候,刀刃就只能指向了教师。只能通过老师的付出来解决一切:提前上班、筹办食堂、陪同午餐、看护午休、课后服务,而且还必须是免费的。

我就想问问主持人:

——走出校门,你让谁每天义务帮你看护一个小时的孩子?

——家长8点半上班,凭啥就要求老师7点上班?

——家长要工作中午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凭什么要求老师中午就要加班照顾你的孩子?

——乡村教师经年累月起早贪黑接送校车,就该这样义务付出吗?

——也许你不知道,老师也有孩子要上学、要接送……

…………(此处省略N+1问)

 

当然,这些问题我不是针对主持人的。我知道,所有台词都是编导写好的,主持人不过是作为一个代言人在前台表演一下而已。

所以,当节目最后,主持人泪光闪闪地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时,我相信绝对是她的真情流露,而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播音主持人的临场作秀。

纵观一个半小时的问政节目,没有一个涉及教育改革、学生培养、家校合作等“真教育”问题的问题,几乎都是关乎学生吃喝拉撒的问题。

莫非教育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

好吧,作为一档电视节目,我承认,你成功了。

问题是,《问政教育》一时爽,问得老师心里凉,最后是谁更受伤?


沙发
发表于 2021-5-28 08:1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不问最好了。天天发钱不用监督不到点就可以下班有事不上课请个假就能出去办事。还有寒暑假可以挣点钱这样估计老师们就会心里热呼呼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5-28 08: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咋了?觉得不错呀,都是老百姓的呼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5-28 08:1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心里真难受,想不到会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5-28 08: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相比较其他打工人来说,老师有点矫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5-28 08:34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家有孩子上学,接触了几位老师,跟我当年的老师不太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5-28 08:36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们那会上学可没这么多事,谁弄得?老百姓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5-28 08:4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北大教授吐槽给女儿辅导作业 丁教授本科就读于北大,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他的妻子也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但女儿却在“学渣”的道路上越跑越偏。丁教授称,每天放学都让女儿强制学习补课,虽然逐渐能跟上,但发现她并不开心,决定放弃高压强制,希望孩子能发现其他方面的优势,成为有用之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5-28 08:4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发错地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0
发表于 2021-5-28 08:51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5-28 09:06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啊,这还没过百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5-28 09: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老师只要问心无愧好好教课就不会心里拔凉了,这期问政问的是教育管理部门也没有人说都是老师的问题,写这个稿子的人戏有点多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5-28 09:3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利用好课堂时间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5-28 09: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问政节目的初衷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良性稳定持续发展。不是针对个人和部门。 社会是大家的、是民众的,不是个人和那个单独部门的,出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参与性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5-28 09: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河南
想不到会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5-28 10:1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5-28 10:2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楼主说的很客观很在理的一些坛友发牢骚可以,但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正视问题,把问题一股脑推给教育部门是不公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5-28 10:27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这个问政教育局,光问吃喝拉撒,入学的问题了,没问一句关于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或者教育综合素质,这个节目可以停了!问政的水平太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5-28 10:29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孩子在人家手里捏着。你有问题你敢找么?你敢找你试试。就是这么霸道。可以说教育体制的问题需要大改。起码保证投诉问题不会被落实到孩子身上才能真的起到监督促进。幸亏小老头光棍要不然就我这个脾气遇到涅阳的老师我不得把房顶掀了。就是孩子要遭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5-28 10:32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有的老师可势利眼了。遇到家长当官的语气都不一样。遇到家长条件不如她的横眉竖眼因为她觉得她自己是事业单位身份不一样啊。素质极低。别看念书念得多。就这样的还师德考评呢。都是在走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