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77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子有方] 父母有同理心,是给孩子最好的滋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15: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形而放学 于 2018-7-10 15:32 编辑


作者:窈小窈

纵使你给孩子金山银山,都抵不过一句:你的感受,我懂。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珍藏很久的东西,不小心摔坏了,你会难过吗?
如果此时,你的老公看到,过来跟你说:嘿,不就是个瓶子,再买个就好啦。我想,你一定会被气炸,记恨他对你太冷酷。
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孩子身上,你可能会觉得,孩子小题大做:玩具坏了就坏了,哭什么呢,冰激凌融化了,再买一个好了。你不会耐心地等孩子发泄完,甚至还会大声斥责他们,无理取闹,不懂事。
不被理解,还要接受斥责。这是很多孩子,面临过的处境。

我们要孩子学会同理心。殊不知,最需要学会同理心的人,是自己。

01
家里的餐桌和碗具需要更换,周末闲来无事,全家出动去了宜家。
这已是第N次来宜家,几乎都在周末过来,所以总人山人海。
我们目标明确,直奔着主题去了。一到那,我和娃爸开始搜罗,女儿则百无聊赖地跟着,一句话不说。

搜罗一圈后,没找到中意的餐桌,只好换下个目标,碗具。
从家具到厨具,需要穿过很长一段路,期间还有卧室用品、儿童用品。

走到儿童用品那,女儿的心情被点燃,开始雀跃。先是要求下来玩,再是看着玩具和小饰品,爱得不行,怎么都不肯走。
看女儿喜欢,我就陪着她一起玩。娃爸则推着购物车,百无聊奈地跟在后面。女儿一会看看帐篷,一会摸摸玩具,兴奋得不行。

终于,玩过几分钟后,娃爸忍不住第一次催促:“好啦,我们去下个地方看看。”
女儿果断拒绝了。于是,我继续陪着她,到处蹦跶。
大概又过了十分钟,娃爸第二次催促:“可以了,玩这么久,我们要去买碗啦。”
女儿依旧果断拒绝。无奈之下,我和娃爸约定在一楼集合,他先下去选碗具。

女儿是可以放开玩了。这时我又听到,旁边大人催促孩子的声音:“宝贝,我们去吃好吃的了。下次再来玩”“走走走,这有什么好玩的,家里都有。”

还有一位妈妈使出杀手锏:“啧,你看这垫子,全是螨虫,小心钻到肚子里,痛死。”
小女孩听完后,像个弹簧似的从垫子上,跳出来,然后被抱进购物车,推往大人喜欢逛的区域了。
只因想多玩一会,孩子被催促、恐吓、强硬带走。


02
被叫黑洞妈妈的黄圣依,在《妈妈是超人》里,好像有特别多槽点。

安迪养了一只小乌龟。妈妈黄圣依让安迪,带小乌龟去晒太阳。安迪刚把小乌龟捧出来,不料,小乌龟掉进了木板缝里。

妈妈黄圣依营救一会后,说了句让安迪难过的话:“它会死掉的。”

安迪听完,心情跌入谷底,神情骤变。他接过妈妈手上的盆子,努力地往返打水,好让小乌龟,能爬到他们看得到的地方。可一番折腾后,小乌龟还是没被救出。

黄圣依开始焦躁,又说了第二句让安迪难过的话:“你说你非得带出来,带出来你又不管他。”
其实,安迪听完第一句话后,已经表现出悔意。只是黄圣依忙于找缝隙里的小乌龟,没留意到。

黄圣依是粗糙的。上次安迪在商场被工作人员喷礼花,一路安迪一直说“脏,脸上有东西”。
妈妈黄圣依,没感受到安迪对礼花过敏不舒服,反而一直解释“没关系,一会就好了”。
最新一集,一位乔装老爷爷,跟每个孩子有过一段对话。

安迪对妈妈黄圣依的评价里,有这些话:“妈妈不是全部了解我。我穿衣服,她每次都挑的很紧,我喜欢穿很胖的衣服,不喜欢穿很瘦的。”
看过节目的人,听完安迪这段话后,应该会想起,前面安迪死活不跟妈妈黄圣依买衣服的情景。

原来,是安迪与妈妈喜欢的风格不一致。
不过最终,安迪在妈妈软硬兼施下,妥协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15:3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03
父母没“同理心”,孩子有多惨?
感受被否认。
愿望被否定。
品味被嘲笑。
情绪被忽视。
喜好不由自己控制。
忍受莫名其妙的标签。
总在妥协。
......

只因他们是孩子,所以说话算不了数。好不好玩,合不合适,能不能做,这些统统是大人的话语权。

想起上次在地铁,遇到的几位小姑娘,八九岁左右。其中一位说:“我真羡慕国外的小孩,他们的父母会尊重小孩的意见。”

另一孩子:“感觉自己有时候像个玩偶,被我爸妈摆布。”渴望理解、尊重、自由,是几位小姑娘谈话的重点。

被人否认、控制的感受,还不是惨的。
最惨的是,父母把掌控当做了爱、督促、对孩子负责,却浑然不知。

“同理心”越来越被推崇,因为有同理心太重要了。人际关系靠它,人品靠它,情商靠它。所以大人们都希望孩子学会,将来拥有。

于是,有人把这套“同理心”原理,伪装在自己身上。“哦,宝宝,我知道你很伤心,我理解你。”“哦,是吗?我也这么认为”......

然而,所有的大人都忽略了一点,孩子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同理心。




04
有这样一则动人的故事:
一位老人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呜咽,他刚刚失去了相伴多年的老伴儿。男孩看到此情,跑过去看个究竟,他爬到老人的腿上,静静地坐在那里。

奇怪的事发生了,老人一下子就觉得好了很多,情绪也稳定下来。
后来,男孩的妈妈问他,对老人说了什么?男孩答道:“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帮他哭泣。”

男孩那句“帮他哭泣”,就是抚慰,也是同理心。它胜过千言万语。

对于父母而言,何为同理心?
理解孩子的感受,就是。
尊重孩子的想法,就是。
认可孩子的决定,就是。

所谓同理心是,纵使你给孩子金山银山,都抵不过一句:你的感受,我懂
父母有“同理心”,大概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滋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