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131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3-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年轻的妈妈们聚在一起,讨论的她们家学龄前小朋友不肯学数学的问题。一位妈妈说她家的小女孩一做数学就哭;另一位妈妈说她家的小朋友算数只会数手指。真的是这些小朋友都不是学数学的材料吗?还是说小朋友都讨厌数学呢?看着隔壁家的孩子5岁能算3位数加减法好羡慕啊!难道说只会掰手指的小朋友就特别笨,能做加减法就特聪明吗?怎样能让小朋友不再抗拒数学呢?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
学龄前儿童的数学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学龄前儿童的数学都有些什么内容。学龄前而且的数学包括了对数字的认知,图形和立体图形,各种计量的感知,相对位置和方位,以及各种初级的数学用语(包括数字和图形的名称等)。并不局限于数字和算数,更重要的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学龄前儿童的数学都在为他们以后读小学后接触到的知识做准备。
教小朋友学数学的目的
接下来,要明白学龄前小朋友学数学的目的。家长在诱导,教导,甚至逼迫小孩子做数学的时候需要先思考这个问题: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个5岁的小朋友来说,逼迫他死记硬背来算20以内的加减法真的有意义吗?教学龄前小朋友做数学的目的难道是为了把他/她培养成一个人形计算器吗?还是说是为了锻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好地迎接未来的学习?
小朋友的大脑和思维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处于启蒙状态,并不能有效地按成人的逻辑来思考。举个例子,学龄前儿童更会把苹果和刀子分在同一类,而不是苹果跟雪梨分在同一类,因为吃苹果会需要用到刀子;他们会比成年人留意到更多细节,对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能会有跟成年人不一样的看法。因此,如果你家里的小朋友不能明白为什么13+15=28,这并不是他笨,而是以他目前的思维,并不能明白这样抽象的运算。
但是,这并不说明学龄前小朋友不会算数,而是,在他们做算术的时候,他们会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具来辅助他们思考。比如,比起单纯地算7+2=?的时候,给出具体的事物,可以是苹果,棉棒,或者更简单的,数手指就是一个很有效很方便的方法。
怎么让小朋友更好地学数学
1. 让数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给小朋友一个明确的时间和地点坐下来学习,比如每天晚饭前30分钟,这30分钟内的数学时间,可以让小朋友写写数字,练习一下计算,画画图形,并且最好能养成一个习惯。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让小朋友体会到数学的存在。比如在对话的时候,让小朋友输出明确的数字或者图形,引导小朋友多数数,比如小朋友说“我想吃饼干”,家长可以继续询问“你想吃2块饼干?”;或者在对话中引入各种数学概念,比如在给小朋友饼干的时候可以询问“2块饼干,加上2块饼干,一共是多少块饼干呢?”;又可以跟小朋友玩一些跟数学有关的游戏,比如大富翁,收银柜台,七巧板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朋友一旦感兴趣了,就不会再抗拒数学了。
2. 适当奖励鼓励前行
当小朋友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给予小小的奖励能鼓励他们的努力。但是奖励要适度,过度的奖励会把小朋友的注意力转移到奖品上而不是学习或者任务本身。尽量采取Delayed Gratification,也就是延迟奖励。并不是没写完一道题就能获得一颗巧克力,而是每一个小进步累积下来,按时间或者按进度地给予奖励,比如,每五次在数学quiz上获得好成绩就可以得到一次额外的游戏时间。
另一方面,惩罚和批评也要适度。过分的惩罚和尖锐的批评会降低小朋友的兴趣和自信。正如前面提到的,小朋友的思维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并不是他们想得就是错了,很多时候只是他们没有像成年人一样的思考能力,(举个例子,直到六年级,我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公斤铁和一公斤棉花一样重,然而当时我是全班上成绩最好的)。还有,不要把小朋友跟其他小朋友来比较,每个小朋友的发育情况都不一样,并没有比较的意义。
3. 教育不能太超前
正如上文所说,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跟小朋友的个人发育相关的。学龄前的小朋友能完成一些简单而且具体的运算,他能想象到3根手指加上2根手指一共是5根手指,但是他可能不能想象得到300根手指加上200根手指一个有500根手指,毕竟他没见过那么多的手指;你可以把自己的手借给他来完成具体的20以内加减法,但是逼迫他通过题海战术来完成100以内的加减法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其次,并不是说背诵口诀没有意义,记忆力作为智力开发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小朋友的思维更活跃,只是不要让背诵和习题夺取了学数学的乐趣。(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