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搜索
查看: 110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毓璜顶儿保大讲堂——孩子缺乏微量元素危害大! 怎样科学补充不过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1: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伴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孩子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无一不牵动着宝爸宝妈的心,
在宝贝成长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需要宝爸宝妈关注的问题,
比如 —— 孩子缺乏微量元素怎么办
?怎样科学补充不过量?
不管是新手宝爸宝妈还是有经验的宝爸宝妈可能都不太了解
今天,小编带领爸爸妈妈们一起走进本期的儿保大课堂,
跟随毓璜顶儿保科门诊李慧副主任
学习参考下儿童微量元素的摄入和补充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吧!
本次主题:微量营养素与儿童健康
         营养状况对人的一生起决定性作用,早期营养是营养状况的关键时期。儿童早期营养是指处于人生的“黄金窗口期”——胎儿及0~36个月婴幼儿的营养。
常见营养元素
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
分类:单糖、双糖、低聚糖和多糖
乳糖:半乳糖+葡萄糖
乳糖是母乳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吸收好,提供机体的组织尤其是大脑能量的供应,促进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乳糖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生长
量营养素
矿物质(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素)
常量元素
Ca、P、Mg 、Na 、Cl、K、S
微量元素
某些元素体内含量少,需通过食物摄入,有一定生理功能的为微量元素。
8种必需微量元素:铁、锌、硒、铜、钼、铬、钴、碘
5种可能必需元素:锰、硅、硼、矾、镍
8种有潜在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氟、铅、镉、汞、砷、铝、锂、锡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
维生素A
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以两种形式存在于食物中:主要为视黄醇或称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的肝、脂肪、乳汁和蛋黄内(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另一种为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存在于植物中,可在小肠黏膜和肝细胞内转变为维生素A、视黄醛供人体应用。以β胡萝卜素最为重要。
母乳中的维生素A水平
包括中**乳样品在内的世界各地产后15天至3个月的母乳中,维生素A的平均水平的范围297-825μg/L。
荟萃分析的浓度平均值444.0±114.6μg/L。
中**乳样本维生素A最低,为297μg/L。
国内几项研究报告的维生素A浓度更低
维生素A来源
动物源性维生素A含量最高的是鱼肝油,但鱼肝油主要是药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都将鱼肝和其它内脏一起扔掉了。
动物性食物中以牛、羊、猪及鸡等动物肝和内脏中维生素A含量最高,奶类、黄油、奶酪和蛋类维生素A含量中等,而猪、牛、羊肉中维生素A含量很少。
维生素A的功能
维持暗光下的视功能
使皮肤和黏膜等上皮组织维持正常
促进骨骼代谢和机体的生长发育
增进人体的免疫功能
改善铁的吸收,促进储存铁的转运

维生素A ----缺乏原因
摄入不足(初乳、成熟乳、动物性食物)
吸收不良(慢性消化道疾病、膳食脂肪过低)
消耗过多(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
蛋白质及锌缺乏
维生素A----缺乏时症状
眼部症状:角膜软化、畏光、角膜穿孔
皮肤症状: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指甲多纹、变脆易折、毛囊角化呈鸡皮样疙瘩
免疫功能下降
预防及治疗
母乳喂养,乳母应增加富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物,如乳类、蛋类、动物内脏、橙黄色或深绿色蔬菜与水果。
维生素A制剂补充:1200-2000IU/日
负荷量过重或中毒问题:婴幼儿一次摄入维生素A100000μg以上即可发生急性中毒;通常每天摄入15000-30000μg,超过6个月即可引起中毒
含维A的水果蔬菜
梨、苹果、枇杷、樱桃、香蕉、桂圆、杏子、荔枝、西瓜、甜瓜。
西蓝花、胡萝卜、大白菜、荠菜、番茄、茄子、南瓜、黄瓜、菠菜
维生素D---1,25-(OH)2D
经典的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
促进钙磷自小肠粘膜吸收
促进钙磷沉着于骨(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如出现缺乏,不能使肥大软骨细胞基质发生钙化,骨骺周围及骨膜下骨膜组织也不能钙化,产生佝偻病的骨软化症)
通过特异受体,增加乳腺对钙的转运

维生素D的功能
骨骼外系统作用
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海马与学习、记忆、情绪等认知功能相关,当体内维生素D浓度水平影响了海马区细胞增殖分化时,认知功能随之会发生变化。
调节免疫功能与抗感染作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预防代谢性疾病
抗肿瘤作用

影响肌肉功能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般症状:常有多汗、易惊、夜啼等症状,并有枕部脱发。
骨骺病变:
头部:颅骨软化—乒乓球感、方颅、臀形颅、囟门较大且关闭延迟
胸部:串珠肋、郝氏沟、肋外翻、鸡胸、漏斗胸
脊柱:侧弯
骨盆
四肢:O型腿、X型腿

维生素D缺乏预防
日光照射是机体维生素D合成的主要来源,增加户外活动可增加皮肤合成维生素D3。

食物来源:
鱼油,肝,奶,蛋黄,补充维生素D制剂等
皮肤合成:
波长为290~310nm的日光B段紫外线照射皮肤,使皮下脂肪物质7-脱氢胆固化醇转变成维生素D3

妊娠母亲、乳母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建议对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进行25(OH)D筛查
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维持血清25-(OH)D浓度>75nmol/L(30ng/mL),有助于减少婴儿出生早期的维生素D缺乏。
强调保持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50nmol/l的重要性。25羟维生素D水平长期低于30nmol/l,有营养性佝偻病危险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份,并在肌肉应激,神经冲动传递,心动节律维持,血液凝固,细胞黏着等生理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钙还参与血凝过程,并对一些酶系统起激活作用,
钙的重要生理作用
降低铅含量:孕期补钙1-2g/d可显著降低妊娠期收缩压、舒张压和子痫的发生率,降低孕期母体血铅浓度和产后母乳中的铅含量。
影响骨密度:孕期补钙对新生儿的骨密度产生影响。
影响多种疾病:钙缺乏可能与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某些肿瘤(如直肠结肠癌)等慢性病及牙周病有关。
钙还是各种生物膜的一部分,是维持细胞内胶质完整性所必须的。

钙—缺乏
缺钙会妨碍铁和其它矿物质的吸收,只有钙供应充足,孕妇体内胎儿钙储存及骨胳钙化和牙才能形成,儿童才能正常发育。若长期缺钙,儿童易患佝偻病;孕妇因满足不了胎儿的需要,易造成新生儿钙质不足,母体易患骨质疏松,甚至牙齿脱落;
关于钙补充:
       低钙饮食导致发展中国家营养性佝偻病的重要原因,在低收入国家,乳制品摄入量低、钙摄入不足是12月龄以上儿童患营养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
与维生素D自然界分布不同,自然界含钙食物较为丰富,因此提倡补给儿童天然食物来源的钙。
       IOM对1-3岁儿童(最易患营养性佝偻病的年龄段)的钙推荐摄入量为500mg/d,钙强化食品可为儿童提供足够钙摄入量,美国超过1100种食物强化钙,乳制品能满足青少年65%钙摄入量。 英国,加钙面粉是青少年女生钙摄入的主要来源(占16%)。
       2013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0-6月龄和6-12月龄婴儿适宜摄入量:200和250mg/d。1-18岁人群钙推荐摄入量600-1000mg/d推荐摄入量,满足98%人群的摄入量
铁---来源
外源性铁:主要来自于食物,动物性食物含铁量高且吸收率高。母乳及牛乳含铁量均低,但母乳铁吸收率高。
内源性铁:体内的红细胞衰老或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白铁占人体铁摄入量的2/3,几乎全部被再利用。
缺铁的危害
贫血
影响食欲,胃肠功能受损
使多种含铁酶活性降低:体力减弱、易疲劳、表情淡漠、注意力减退、损害智力发育,影响学习能力
体重不增或下降,影响身高的增长
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容易感染
缺铁症不仅影响婴幼儿的心智发育,而且对以后儿童与青春期少年在校表现有不利影响。
婴儿期缺铁,儿童期IQ低于对照组,影响长期存在。
缺铁性贫血
6月-6岁儿童Hb小于110g/L  
一旦贫血,体内铁储备已经处于耗竭状态  
生后6月应该进行血常规检测  
1岁以上儿童应该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色素,以了解是否存在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母亲孕期贫血,婴儿铁储备不足
未适时添加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
肠道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当,肠道疾病  
婴幼儿生长旺盛,需铁较多
       锌是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酶的产生和免疫系统所需的金属矿物质。锌与很多酶的活性有关,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和降解。锌与多种维生素代谢有关。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锌—缺乏
儿童缺锌,引起味觉功能、消化功能、食欲明显下降,智力下降;吃纸、土、煤等。出现腹泻和不易愈合的口腔溃疡及消化道溃疡病 。
儿童缺锌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易发生各种感染。
皮肤干燥、秃发。
缺锌可妨碍生长激素轴的功能以及性腺轴的成熟,青春期性发育迟缓。
锌---缺乏原因
贮存不足
入量不足:素食者相对容易缺锌
吸收不良:各种原因的腹泻均可导致,牛乳的吸收率远低于母乳
丢失过多
遗传缺陷
铅中毒、被动吸烟
预防及治疗
鼓励母乳喂养,随年龄增长逐渐添加辅食多进食含锌丰富的动物性食物,牡蛎的含锌量最为丰富。肉类、甲壳类动物、鱼、蛋黄、坚果类。

补充锌剂:饭前1-2小时口服

有毒元素--铅
     铅中毒能使儿童多器官、多系统受损,其临床经过缓慢、隐匿,具有不可逆性。由于儿童血脑屏障不成熟,中枢神经系统相对脆弱,对铅毒特别敏感,易对儿童智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铅中毒的临床危害
急性铅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口中金属味、腹绞痛、大便带血、剧烈头痛,极度疲乏。
亚急性铅中毒临床表现为显著贫血、头昏、气促、乏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可导致泌尿系统炎症,血压变化,死亡,孕妇胎儿死亡等。
慢性铅中毒多见于2-3岁后的患儿,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突出,癫痫样发作、攻击行为、运动过度、语言功能发育迟滞。

中毒原因
铅的吸收:肠道、呼吸道、表皮
儿童铅代谢的特点
吸收多:手口动作多、单位体重摄入食物多、胃排空快
呼吸道吸入较大颗粒、吞入消化道:铅多聚集在离地面1m左右的大气中,单位体积需氧量大,在呼吸道的吸收率也较成人高。
营养的综合补充
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是综合的,营养缺乏通常是综合的,营养的补充也应该是综合的。
对发育中的儿童,传统的方式应该是最好的
     吃饱:充分的热卡(谷类主食 + 适量脂肪)
     吃好:经常吃到蛋、奶、肉 + 新鲜蔬菜(优质蛋白+ 微营素)
     多运动:促进发育,预防肥胖
     睡眠足:促进合成代谢,有利生长发育,保持充沛精力


      以上就是李慧主任讲解的所有内容,李慧主任讲解结束后还专门为家长们增加了提问环节,家长们全都踊跃积极的提问,向李慧主任咨询了自己家孩子的一些健康问题,即便是提问环节结束后还是有家长围在李慧主任附近咨询,李慧主任全都耐心的一一解答。
(家长提问环节)
(结束后家长仍在向李慧主任咨询问题)

       这次大讲堂活动,各位到来的家长们都收获颇多,不论你是新手宝爸宝妈,还是有经验的宝爸宝妈,为了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都可以来参加我的毓璜顶儿保大讲堂的免费公开讲座,这里的内容绝对全是干货!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烟台论坛,我们会随时通知下次讲课时间。
       最后,祝所有宝宝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沙发
发表于 2018-5-28 13: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学习了,下次去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5-28 13: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养娃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