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快乐小蘑菇 于 2017-11-7 14:23 编辑
关于分享,有以下几点想说: 分享的根源其实是物权意识。孩子从两岁开始进入物权敏感期,认为什么都是“我的!”对于这时候的孩子来说,是听不进任何道理的。
物权意识也是我与他人的边界,孩子得清楚这个东西自己是否有权利分享给别人。实际上,只有清晰地知道如何维护好自己的东西和权利,才会有能力、有意识地保护他人的物权。
再是,有些时候父母会强制让孩子分享一些东西,认为是小事儿,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儿,因为不论是糖果、玩具,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财产。凭什么让他自愿或被迫的一定要去分享自己最宝贵的财产呢?这就像,你是否愿意把自己的车、房子分享给别人。如果你自己不愿意,却要求孩子必须这么做,若不做,便冠以“不会分享就不是好孩子”,这是否太双规了呢?
总之一句话,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便不会知道什么是别人的。作为父母也得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孩子的。
文 | 小楼老师
01 我的一位外教带着太太和两个女儿来中国工作。 有一天我应邀去这对夫妇家吃饭, 刚好见到了一幕姐妹纷争。
这对夫妇的一些中国朋友 给两个女孩儿一人送了一个穿唐装的娃娃。
两个娃娃长相差不多,但是服装有些不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 妹妹不喜欢自己那个娃娃,就喜欢姐姐的。
可姐姐就不肯给她玩。
无论妹妹说什么,姐姐只说“No!”
过了一会儿,妹妹跑去找妈妈, “状告”姐姐不把玩具给自己玩。
我听见她妈妈说: 宝贝,如果姐姐不愿意,我也没办法。 那是她的东西, 你自己去想想有什么办法让她给你玩一下?
妹妹一脸失望,说:那我去找爸爸。
她妈妈说:可是爸爸又能帮你做什么呢?
小女孩想了想说:帮我找她要。
妈妈说: “爸爸不希望看到你难过,可能会帮你找姐姐要玩具。
姐姐如果给了,姐姐又会很难过, 爸爸也不希望看到姐姐难过。
不管有没有帮你要到玩具, 爸爸都会很难过。
你希望爸爸难过吗? ”
妹妹说:不希望。
她妈妈又说: 所以你自己去找姐姐要最好,对吗?
小女孩点点头,又补充道: 可是她不给我玩。
她妈妈说: 你能想到一点什么办法和她商量, 让她给你玩一下吗? 或者你有什么东西她喜欢玩, 你们可以交换。
在妈妈的劝说下,妹妹又回到了房间, 和姐姐“谈判”去了。
没多久,就听见两个孩子的笑声。
我当时被这个妈妈的方法折服了, 她基本没参与到两个孩子的纷争中, 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
我和她聊起这件事, 问她为什么只是鼓励小女儿去和大女儿商量, 而不是让大女儿把自己玩具和妹妹一起“分享”。
她说的话我一直记忆犹新。
她说: 分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被强迫的事情都不会让人感到快乐。 我们平时也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 但是不会强迫他们“分享”。 她们自己决定要不要和对方分享自己的东西。
02 曾有个朋友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
她家小区里有一个儿童活动区, 她常常带着儿子在这个地方玩。
有一天,她儿子带了三个玩具车到楼下玩。
玩着玩着一个小男孩走上前, 把一辆摆在地上的车拿起来了。
这个小男孩也常被大人带到这里来玩, 所以也算是认识。
但是朋友儿子似乎不想和他一起玩, 就走上前去把玩具车抢了回来,又摆在地上。
这个小男孩走过来,又把玩具车拿起来, 说了一句:借给我玩一下嘛。
她儿子很不开心地说:不,我都要玩的。
这时,小男孩的妈妈也过来了,对他们说: 你们一起玩嘛,玩具要一起玩才好玩。
那个小男孩发现自己妈妈也在“支援”自己, 似乎更加理直气壮了。
朋友看到儿子满脸委屈和不情愿, 就说了一句: 他现在还不想和你玩,想自己玩, 下次再和你玩好不好?
小男孩的妈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 也不知道是对我朋友还是对他儿子说: 我们有玩具都是带出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 小朋友要学会分享,会分享才是好孩子。
朋友很尴尬,劝儿子和小男孩一起玩, 可儿子越发倔强了——说什么也不肯。
朋友只有对儿子说: 刚才外婆说给你的水果洗好了, 我们回去吃水果吧。 下次再把车带出来玩。
这样才从那个小孩手里把玩具拿回来。
但是小男孩的妈妈很不高兴, 之后在楼下见到也不再和他们打招呼, 似乎也不许孩子再和他家孩子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