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32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子有方] 有一种糟糕的教养,叫“不会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4: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快乐小蘑菇 于 2017-11-7 14:23 编辑

关于分享,有以下几点想说:
分享的根源其实是物权意识。孩子从两岁开始进入物权敏感期,认为什么都是“我的!”对于这时候的孩子来说,是听不进任何道理的。

物权意识也是我与他人的边界,孩子得清楚这个东西自己是否有权利分享给别人。实际上,只有清晰地知道如何维护好自己的东西和权利,才会有能力、有意识地保护他人的物权。

再是,有些时候父母会强制让孩子分享一些东西,认为是小事儿,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儿,因为不论是糖果、玩具,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财产。凭什么让他自愿或被迫的一定要去分享自己最宝贵的财产呢?这就像,你是否愿意把自己的车、房子分享给别人。如果你自己不愿意,却要求孩子必须这么做,若不做,便冠以“不会分享就不是好孩子”,这是否太双规了呢?

总之一句话,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便不会知道什么是别人的。作为父母也得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孩子的。

文 | 小楼老师  

01
我的一位外教带着太太和两个女儿来中国工作。
有一天我应邀去这对夫妇家吃饭,
刚好见到了一幕姐妹纷争。

这对夫妇的一些中国朋友
给两个女孩儿一人送了一个穿唐装的娃娃。

两个娃娃长相差不多,但是服装有些不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
妹妹不喜欢自己那个娃娃,就喜欢姐姐的。

可姐姐就不肯给她玩。

无论妹妹说什么,姐姐只说“No!”

过了一会儿,妹妹跑去找妈妈,
“状告”姐姐不把玩具给自己玩。

我听见她妈妈说:
宝贝,如果姐姐不愿意,我也没办法。
那是她的东西,
你自己去想想有什么办法让她给你玩一下?

妹妹一脸失望,说:那我去找爸爸。

她妈妈说:可是爸爸又能帮你做什么呢?

小女孩想了想说:帮我找她要。

妈妈说:
“爸爸不希望看到你难过,
可能会帮你找姐姐要玩具。

姐姐如果给了,姐姐又会很难过,
爸爸也不希望看到姐姐难过。

不管有没有帮你要到玩具,
爸爸都会很难过。

你希望爸爸难过吗?

妹妹说:不希望。

她妈妈又说:
所以你自己去找姐姐要最好,对吗?

小女孩点点头,又补充道:
可是她不给我玩。

她妈妈说:
你能想到一点什么办法和她商量,
让她给你玩一下吗?
或者你有什么东西她喜欢玩,
你们可以交换。

在妈妈的劝说下,妹妹又回到了房间,
和姐姐“谈判”去了。

没多久,就听见两个孩子的笑声。

我当时被这个妈妈的方法折服了,
她基本没参与到两个孩子的纷争中,
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

我和她聊起这件事,
问她为什么只是鼓励小女儿去和大女儿商量,
而不是让大女儿把自己玩具和妹妹一起“分享”。

她说的话我一直记忆犹新。

她说:
分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被强迫的事情都不会让人感到快乐。
我们平时也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
但是不会强迫他们“分享”。
她们自己决定要不要和对方分享自己的东西。


02
曾有个朋友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

她家小区里有一个儿童活动区,
她常常带着儿子在这个地方玩。

有一天,她儿子带了三个玩具车到楼下玩。

玩着玩着一个小男孩走上前,
把一辆摆在地上的车拿起来了。

这个小男孩也常被大人带到这里来玩,
所以也算是认识。

但是朋友儿子似乎不想和他一起玩,
就走上前去把玩具车抢了回来,又摆在地上。

这个小男孩走过来,又把玩具车拿起来,
说了一句:借给我玩一下嘛。

她儿子很不开心地说:不,我都要玩的。

这时,小男孩的妈妈也过来了,对他们说:
你们一起玩嘛,玩具要一起玩才好玩。

那个小男孩发现自己妈妈也在“支援”自己,
似乎更加理直气壮了。

朋友看到儿子满脸委屈和不情愿,
就说了一句:
他现在还不想和你玩,想自己玩,
下次再和你玩好不好?

小男孩的妈妈听了以后很不高兴,
也不知道是对我朋友还是对他儿子说:
我们有玩具都是带出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
小朋友要学会分享,会分享才是好孩子。

朋友很尴尬,劝儿子和小男孩一起玩,
可儿子越发倔强了——说什么也不肯。

朋友只有对儿子说:
刚才外婆说给你的水果洗好了,
我们回去吃水果吧。
下次再把车带出来玩。

这样才从那个小孩手里把玩具拿回来。

但是小男孩的妈妈很不高兴,
之后在楼下见到也不再和他们打招呼,
似乎也不许孩子再和他家孩子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4:2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03
一定要“分享”才是好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东西,
可这些东西,我们未必想和别人分享,
也不一定要去分享。

成年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分享本来是一种美德,
但是所有的美德都应该有一个前提,
就是自愿

如果忽略了这个前提,
就会变成利用“美德”的名义,
侵害别人的利益。

父母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个前提,
很容易误会自己孩子不好,不友善。

其实不是,
他们只是比成人更能直接表达自己感受而已。

如果孩子自愿分享,
在分享的过程中他感到快乐,
分享的后果是他满意的,
他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分享”的美德。

但如果他每一次“分享”都是被迫,
甚至被人用「 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
之类的言语勒索、绑架。

他不仅体会不到分享的乐趣和好处,
还只能忍受别人一次次的道德绑架,
渐渐不敢为自己的“权利”出声。

当父母想要教给孩子“分享”这种行为时,
要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强迫

有一个妈妈的方法可以借鉴。

她的小孩有很多书,
还有一些是国外带回来的原版书,
比较珍贵,孩子自己平时看都很小心。

家里来了亲戚朋友的孩子,
都会对她小孩的书感兴趣,
想要拿来看,甚至想要借。

她让孩子把书分了类,
有一类是最喜欢的,一定不会借给别人的书;
有一类是只能在家里看的书,
当然还有可以借给好朋友的书,
可以送人的书……

这些书怎么分类,都是孩子自己决定的。

有人想借或者想看,要看属于哪一类书。

她和丈夫常给孩子买书,也有人送书,
所以一段时间后小孩就会将书重新分类。

那些曾经“最喜欢”的书
可能会变成“可以送人”的书,
然后他就会想起曾经谁很想看这套书,
有机会的时候就告诉这个人,
把书送给他,或者借给他……

她的小孩一点也不自私,
反而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孩子。

她也一点不担心自己小孩在外
会被别人无谓占便宜,
因为她小孩从小就知道怎么对待
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04
如果想让孩子学会分享,
也可以在他们被别人拒绝的时候启发他们思考。

当他们想玩别人玩具被拒绝时,
可以提出,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别人,
再问别人借自己想要的东西。

孩子可以说:
我把我的这个玩具给你玩,
你能不能也把你的玩具给我玩?

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商业上
被推崇的谈判技巧——
我先给你一个属于我的东西,
再问你要我想要的东西。

父母不要认为孩子不愿“分享”,
就是没有教好孩子,
其实“强迫分享”才是非常恶劣的教养之一。

如果孩子不愿分享,根本不用批评他,
甚至可以告诉他:你可以不用分享。

属于孩子的东西,分享不分享,
决定权在孩子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