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当你事事要求孩子服从自己,违背他的意愿, 在孩子眼里,你不也是个“不听话”的大人吗?
暖今天从幼儿园回来说:“妈妈,今天我吃了三块巧克力饼干,其他小朋友只能吃一块或两块。”
我问:“为什么你能多吃呀?” 她说:“因为我表现很乖啊,发东西的时候不说话。”她说得很骄傲,我却又心疼又无奈。
暖上幼儿园以来经常会领到一些奖赏,有时候是粘纸,有时是比别人多些小特权,奖励的理由一般是:今天把饭都吃完了、今天睡着觉了、守规矩不说话不乱动了,诸如此类。相形之下,做不到的孩子就成了批评对象,被贴上“不乖”的标签。
可是,说说笑笑,蹦蹦跳跳原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发东西的时候说说话又会怎样呢?连大人都无法保证每天都吃同样的饭量,吃不吃的完那是身体需要,需要奖罚吗?还有比如“不能哭,哭就不是好孩子”、“围圈坐着上课的时候,不能站起来,站起来老师就不要他了“……且不说老师这样回应孩子非常恶劣,已经带来伤害,幼儿园设置那么多的规矩和要求,是方便老师管理了,但是否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需求呢?
用物质诱惑孩子不断压抑的本能需求,只是让他们暂时“听话”罢了,这种时时刻刻要掌控的毛病,小到家庭父母,大到学校社会,处处皆是,那么大人在抱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有没有问过自己,你有听孩子的话吗?
榜样是最真实的教育 父母、老师、乃至身边的大人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大人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中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
记得这样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曾有一段时间我为了培养暖的独立,凡事哪怕再小也不肯帮他,让他自己做,直到有一天我身体不舒服,让暖帮忙端一杯水过来,他却冷冷的拒绝:“你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哦。”这话的语句和态度竟像极了我,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多么刻板,让他把独立等同于冷漠,而这一切他是在我跟他的相处中学到的。
要孩子听话也是如此,爱掌控的大人骨子里就是权威主义者,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正确与必要,他们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一些“不听话”的大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大人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情累积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
听话的孩子源于听话的父母
在我和暖的相处中,我渐渐意识到,越是不掌控,事事满足他,他反而越是温顺,在关键时刻越是愿意配合。越是爱掌控的父母,孩子也越是不听话。
因为控制本身是不尊重不信任的传达,这让孩子内心积聚着愤怒,愤怒产生攻击欲,攻击向外便带来反抗,向内就形成自卑。所以强势之下,孩子要么变成爱惹事的刺头,要么变得胆小怕事。而爱掌控的家长还要心累于必须时时刻刻盯着孩子,随时准备扑灭那蠢蠢欲动的小青烟小火苗,这样沦陷在跟孩子的权力斗争里,是没有赢家的。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当儿童活动的时候,不要教他怎样的服从人;同时在你给他做事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学会役使人,要让他在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都同样感到有他的自由。”简单的说,就是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去控制对方,都要做“听话”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