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131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3-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5-21 17: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可看看我们妈妈群里的吐槽,这样的家庭冲撞在30年后并没有改变多少:
妈妈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等妈妈上班一走,奶奶就喂起了饭,美其名曰:吃的快、吃的多;
妈妈惩罚孩子、立规矩,老人们赶紧护着:孩子还那么小,他能懂个啥;
妈妈坚持己见,家人就群起攻之,最怕有个愚孝老公。
再小的孩子也会看脸色:到底该听谁的呢?到底谁说的才是对的?谁宠着我,我就找个靠山跟谁好,谁管我,那人就面目可憎。
父母的一言一行、周围人的一举一动,这些时间各异的“手表”让孩子失去了判断力、滋生了不合理的欲望,形成了双重性格、造成他对亲人之间的亲近疏离,在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会“钻空子”。时间一长,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管教孩子,都会失去威望。
其实,长辈之间、夫妻之间“不一致”甚至有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不协调。既然都想着为孩子好,不妨给他一款专属的“手表”,只有明确了教育的“唯一度量”,才能让所有的家庭成员听从指挥。
明确管孩子这件事谁说的算
管教孩子的最佳人选无疑是妈妈。“十月怀胎”、“更多带孩子的时间”都决定了妈妈的话语权。
妈妈最了解孩子、心思缜密,也看了最多的育儿知识。“自己生的自己带”,没人敢不服气。
所以,但凡管教孩子,杂七杂八的声音一出,妈妈们只需第一时间把孩子隔离,只留下“私教时间”即可。
当然,不能说其他人不能管孩子,其他人管的都不对,长辈与爸爸的“权威感”一样重要。只是我们没必要在孩子面前争个你输我赢,不管谁败了,都会削弱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
“抓大放小、私下沟通”
谁也不敢说“我的这块表就是世界上走的最准的”,所以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只要原则没问题,妈妈们也不要事事较真。我们应该庆幸,在带孩子的路上,能够拥有这么多的亲朋好友鼎力相助。
“我为什么要这样教育?”、“我为什么要你们配合我”、“孩子这个阶段为什么会这样”,这些问题都可以放在私下讨论,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聊。(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