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205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7-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7 22:5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第三招:相信孩子,学会包容。
自己选择、自主决定的事情,孩子会快乐地去做。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一定让孩子立马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否则就是不听话、不懂事。比如,要求孩子出门之前一定要带上帽子,害怕孩子感冒发烧流鼻涕。其实,您把帽子交给孩子,他觉得冷的时候,自己带上,不可以吗?我儿子也曾经有这样的情况。数九寒冬,出门前,好说歹说,就是不戴帽子,把帽子交给他自己拿着,出门冷风一吹,立马自己戴上了。
家长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能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一次下雨的时候,爷爷让儿子穿雨衣。儿子偏不穿,而是要打伞。爷爷认为打伞会淋湿衣服,一定让儿子穿,直到把儿子弄哭。其实,孩子愿意打伞,是因为他喜欢打着伞,雨滴淋到身上,还可以自由地踩水的感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允许孩子打伞呢?衣服弄湿一点算什么?孩子更在乎的是探索的快乐。有时候,家长们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点包容。
第四招:提前通知,明确预期。
孩子正在看电视,家长事先没有告诉孩子看多长时间电视,什么时间关电视。孩子或许觉得,只要他喜欢看,就可以一直看下去呢。这时候,家长突然提出要他停止看电视,孩子一定会难以接受。如果家长事先就告诉孩子,钟表的长针转到六,自己去关电视,双方拉钩,保证做到。多半情况下,孩子会做到。如果孩子做不到,家长再关电视,孩子也没什么可说的。
第五招:灵活变通,合理满足。
比如吃冰淇淋,我的原则一贯是: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有一回,儿子看到冰淇淋,想吃又担心我不允许。我看出儿子的担心,对儿子说:“其实,冰淇淋真的很好吃。爸爸也喜欢吃!”儿子听了开心地笑了。我接着说:“冰淇淋可以吃,但是不可以每天都吃,或者隔三差五地吃。等你慢慢长大了,你就会知道,该吃多少啦!爸爸相信你。”有足够的灵活性,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孩子更容易与大人合作,更容易建立内在的规则。
第六招:帮助孩子,宣泄情绪。
有时候孩子哭闹,是因为一种情绪郁积在心中,要找到出口。家长要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有效地释放情绪。这时候一味地讲道理,甚至指责孩子,会雪上加霜。比如,儿子正在画画,旁边的小朋友碰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导致颜色涂出框外,哇哇大哭起来。对儿子来说,一幅画没有涂好,这是天大的事情。如果家长反而责备孩子,“这有什么好哭的?”反而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伤心的情绪没有得到理解,而哭得更厉害!所以,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比如:“你觉得颜色没涂好,很伤心,是吗?”孩子获得了理解,哭一会儿,情绪自然会回归平静。(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