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7726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2-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中年女孩 于 2016-7-5 11:53 编辑
作者:米小妈妈 阅读是讲故事?是看图片?还是孩子看我们表演?或者是孩子躺在那里听我们说?
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我们和孩子一起,通过声音或者某些具有象征性的文字或图片,将故事转化为可以进行的某种交流。
这种交流包括孩子内心丰富的思维过程,对故事的理解,自己的感受,以及在听读看故事过程中学习到的一切内容。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帮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用眼睛发现图片和文字的美,学会用耳朵欣赏,用心感受真,并将这些情感综合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中来,这就是交流,一个美好的交流过程。
这样说来,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以某种巧妙的方式输入帮助孩子能和图书/图书作者进行某种交流的能力,就是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一本书,更好的享受愉快而美好的阅读过程,比如:
1.当孩子在进行阅读故事时,他们会得到有趣的剧情输入。
2.当孩子在阅读科普图书时,他们应该得到一些基本知识和一些他们甚至认为奇奇怪怪的科学术语。
3.当孩子阅读一些研究报告时,他们会得到一系列的有趣的组合,包括数据、文字、图像等等内容。
4.当孩子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时,文学作品的结构、灵活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出的多种形式。
对于不同的图书,家长在陪伴孩子阅读时,或者孩子在进行自主阅读时,在阅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图书类型,他们应该使用不同的策略。以父母给孩子讲故事为例,给孩子讲绘本和讲科普绝对不应该是同样的方式。
孩子自己读书时,他们如何灵活的使用阅读策略,将文字、图片、数据等转化为可以和自己或者他人进行交流的内容,这都需要进行训练。
在阅读理解系列课程中,已经陆续跟大家分享了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理解能力的各种小技巧和实战训练法,在本周的课程中我们将系统的方法进行总结,以帮助大朋友更好的进行实践。当孩子掌握了这些策略,不仅仅是大家认为的课外阅读,在各们学科的学习上,都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一、不断重复的阅读。在不断重复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接受的知识越多,对很多图书的理解就会不一样。在实际生活中,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将图书进行分类,孩子相对喜欢的图书就要带着孩子多次的阅读(自己读、孩子读、一起读、表演着读……)。
二、激活储备的知识。在读任何一本图书时,要帮着孩子激活他们已经储备的知识,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进行融会贯通。比如:这本书你知道点啥?你是怎么知道这本书的?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帮助孩子激活储备知识的手段和方式。
三、使用串联法帮助孩子进行阅读。串联法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孩子对一本书的前后段落,对和这本书进行关联的知识进行串联,孩子能将多种知识串联到一起,是了不起的学习能力,这不仅仅对阅读有帮助,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 预判和推理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孩子需要对故事进行预判,在阅读结束后验证自己的预判以达到更为高效的阅读。预判可以通过文章的标题、图片等进行,也可以通过家长的提问达到训练的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