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718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2-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寒叶知秋 于 2016-10-15 17:04 编辑
你家孩子会偷东西吃吗?知道你为什么会导致他们偷吃吗?如何利用孩子的心理轻松解决这样的问题?
记得我家熊孩子阿瓜3岁的时候,他爸给他买了一盒各种小动物形状的水果糖,看起来很有趣并且很可口,孩子很喜欢吃。阿瓜奶奶担心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就把糖放在冰箱顶上,每天只能给孩子拿两颗。
没多久,他奶奶回老家,有一天我从厕所出来,发现熊孩子搬着小板凳站在冰箱前面,看到我出来,随即紧张地用手捂住鼓鼓的嘴巴,那样子很滑稽。
“你在吃什么呢?我也可以吃吗?”
熊孩子“啊”张开嘴,嘴里滚落了两颗糖,一看嘴巴里面竟然还有4,5颗!打开糖罐,我发现买回不够两周的糖,现在就只剩10块了,这孩子瞒天过海了得呀。
“你一下子吃这么多,是担心下次吃不到是不是?”孩子抿着鼓胀胀的嘴巴猛地点头。
“这样吧,剩下的糖让你自己保管,妈妈相信你的自制力很好,每天只吃2颗。”孩子愣了愣后一阵兴奋,他从没想过自己能“掌管”一个糖果罐呢!
他难抑心中的激动,抱着糖果罐跑到家里的书架前,把罐子藏在了书的后面,一边轻拍罐子一边轻声跟我说:“不让奶奶发现”。我觉得很逗,但同时也表示理解,因为我这样的举动对孩子的奶奶来说就相当于把“老鼠抓进米缸”,孩子不一下子吃光光是难以想象的。
几天过去了,我突然想起了这事儿,趁孩子睡着时把他的糖罐拿出来揭开一看,3天刚好少了6颗,看到孩子如此坚守承诺感到很欣慰。作为心理迷的瓜妈,第二天赶紧称赞了一下孩子,强化一下孩子的好行为(这种方法心理上称为阳性强化法)。自此之后,瓜妈再没限制过孩子什么,孩子也很懂得自我管理。因为妈妈相信他,他也感受到那份信任。
朋友听了我的建议,也如法泡制,女儿偷吃鸡翅就让她一次吃个够再没偷吃;倒是在吃糖这事儿,孩子一开始没法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还是几天就把一罐糖吃光了。朋友焦急地问怎么办。“再给孩子一次机会,相信她!”
她跟女儿说:”我原本希望你能守规矩,每天只吃两颗,但是你没能做到,妈妈有点失望。“孩子露出内疚的表情(内疚是有效沟通的开始)。
”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到的,对不对?”孩子点头。
“但因为你这次没守规矩,本来能吃20天的糖果,现在7天就被你吃光了,现在妈妈只能到20天的时候再考虑要不要买了。但你说下次一定能做到,妈妈就不责怪你了。如果下次买的时候,你会按照规矩每天只吃2颗吗?“孩子又点头,露出感激的表情。(感激是自我弥补前的典型特征)
果然,朋友第二次买糖果的时候,孩子自己把糖罐管理得非常好,每天再也没超过2颗,甚至每天吃完2颗还会跟妈妈汇报,没多久,孩子对于吃这种糖果的欲望已经可有可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