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2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煮面条”考题能选出什么样的“精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1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日前,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田径场上,244名准新生开始了他们大学的第一场考试。能考上浙大的同学,已是今年高考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若还能拿到代表浙大精英教育最高水准之一的竺可桢学院选拔“入场券”的,则可称得上是“学霸中的战斗机”了。前年,一道“番茄炒蛋怎么做”的题目,考蒙了不少学霸。而今年的试卷里,神题也不少。例如让学生来选择湿面条和干面条,哪种需要煮的时间更长?分别需要怎样的火候?(8月17日《今日早报》)
从选拔方的目的来说,这些奇葩考题都是意在通过测试选拔出“知识掌握更综合、深入的学生”,换言之,不要书呆子。通过设置生活常识相关的试题,当然可以考查一个学生是否善于思考和观察,是否有宽广的知识面以及理解能力,但问题是,这些堪称“奇葩”的测试题,知悉了“番茄炒鸡蛋怎么做”,或者说如何煮面条,并不能反映出任何独立思想性,它们都只是一种生活经验。

要推行通识教育,帮助大学生重视日常劳动,的确需要学校的努力,但这不是靠一个考题来改变。特别是这样一场选拔性考试,以此而作为考题,并不能真正考查出人才,古往今来不少学者,都或多或少缺少某种生活经验,牛顿想煮两个鸡蛋却由于思考太出神煮了自己的怀表。按照浙江大学某学院的命题理念,是不是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 (郑州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