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栉风沐雨 于 2015-12-19 22:37 编辑
文:谢可慧 许多年前,一个著名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上说到自己与母亲:每次回家,母亲都会让我带许多东西走,而我总是用不耐烦的语气对她说,不要不要。我的态度很差,到了机场,我就开始后悔。可是下一次,依旧如此,循环往复。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的眼眶就红了,许多人也沉默了。母亲,于许多人,便是扮演了那个温暖、安全却肆无忌惮、默默付出的港湾。
我想起这一幕,是因为前段时间遇见的一对母女,我不敢说这会不会是终身难忘的一件事,但至少如今,我每次看到父母,无论发生天大的事,都会节制自己的情感,哪怕心烦气躁,哪怕无可奈何。
那是城市八九点的公交车上,每个人都自顾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休息。
我的身后是一对母女,母亲的话很多,有一事没一事地说着家里的琐事,唱着独角戏的她说得很高兴,我猜一定是很久没有见到女儿了,抑或是很久没有单独与女儿在一起,便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
期间女儿接了一些电话,声音竭力抑制着,保持着心平气和,却与人在争论些什么,听上去像是白天工作中的不愉快。女儿挂了电话,母亲又开始继续讲。母亲的话显然并没有停下的意思,平缓而迫切地说,翻来覆去地说,并竭尽全力地想在短暂的彼此相处的空间里说完想说的话。而女儿的焦躁其实一直都在。在二十多分钟的车程里,除了听到女儿接了几个电话,我没有听到她有任何对谈,坐在她的前座,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她的“啧啧”中的不耐烦。
终于……
女儿终于说话了,她的声音很响亮,不出意料:你这些事跟我讲了无数次了好不好!每次都是那么几件事,烦死了!所有的人都把头转向了身后,而公交车也使劲地震了一下。
女儿拎起包,匆匆来到了等候区,她没有回头,在下一站独自一人跑下了车。女儿应该与我一般大的年纪,神情有点疲惫,她下车的时候,皱着眉,怒气冲冲地走出车门。我没有看到母亲跟着,那一刻,她们早已在那一声责备中各自划清了界限。
这之后,我至始至终都不敢回头去看看这个母亲的正脸,可我坐在她的前面,可以明显感到,她的呼吸有点急促,伴随着些许的擤鼻子的声音。这个老人可能在哭,我不知道素日这对母女的关系如何,但此刻,她俨然就像是一个被人丢弃在路边的孩子,找得到回家的路,却可能早已黑灯瞎火不知东西。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不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一种手足无措和深深刺痛的感觉。我的手足无措,来自于面对这个母亲,我不知道是该去安慰她还是假装不声不响。她显然是需要安慰的,没有一种眼泪比老泪纵横更让人难过,可是我又该怎么安慰,每一个父母眼中的女儿都是容不得别人用任何话语冒犯的,而你知晓了她们的秘密,也未必正合时宜。至于那种深深刺痛,是因为女儿对于母亲,早已在成长的路上凌驾在了母亲身上,她的情绪可以随意宣泄在她的母亲身上,哪怕这些情绪的来源或许并不来自于她。
我想起一句话,我们总是喜欢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爱我们也最亲近的人。
父母,我不想说父母于我们究竟有多伟大之类的话,我也不肯定天下每一个父母都是称职的。但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拼尽一切让你拥有他们所认为的最好的世界。
为人子女的时候,是不懂“父母只有你”的这样一种依赖,是不懂得当父母的无私与默默付出,就像龙应台的一篇文章中曾表达的:即使你平庸,父母也未必失望。而只有年岁增长之后,才知晓,那些我们以为她们所有对我们的成长的不尊重的做法,是因为她们过度放大了她们理解中的社会的不堪,所以拼命希望我们成为足够强大的人,成为他们所认为的强大的人,来抵御这个世界或许会袭来的枪林弹雨。他们对我们的依赖随着他们的老去是在与日剧增的,有些时候,他们不停地用他们的方式来引起我们的关注,而我们也该知道,他们的迎合是对自己的未来的不自信,也是对我们的不确定。
说说我自己,我也正扮演着一个女儿的角色。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离开父母很久,换言之,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连唯一能够去远方过远方生活的大学也在本地的一所学校度过,工作也是。所以,我与父母的相处非常长。
总的来说,我与父母的关系非常不错,至少在出嫁之前,我一直保持着晚饭过后与父母在街上散步的习惯,一般是我与母亲先出门,然后约定在某个地点,与父亲汇合。但这并不能否认,我也时常在家里有着激烈的情绪,或许,没有让父母在大庭广众之下难堪,但偶尔母亲也会为了我某句话湿了眼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