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549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5-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4-25 21: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每个人都在熬,但你要主动学
也是几年后我才明白这一点,那些你看上去吃力的部分,其实恰好就是维持职场有序进行的准则所在。
正是这些你当年看起来死板麻烦、密密麻麻的种种规章制度,才是一个新鲜职业人学习到东西最快的教材,因为这些准则都是一年年完善补充过来的,你熟悉的越多,适应得越快,你的焦虑感就更减少的多一些。
很久以前我一直也都告诉自己,说熬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但是我慢慢发现「熬」这个字已经不能带给我力量了。
我渐渐意识到,当我职业上开始有积累,我期待自己可以管理一个团队,接一个好的项目,这个过程中必然就涉及到很多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部分。
比如如何架构团队任务,如何跟其他部门的同事打交道,比如说要预估项目能否按时完成的风险,这些种种比起以前那些刚进职场的小委屈,不知道要复杂多了。
而我也开始知道,那个坐在我对面办公室里的领导,他每天需要考虑整个部门的协调状况,那个每天早出晚归的CEO,他需要跟投资人说服各种前景跟趋势,他还需要面对各种错综的媒体关系外加各种其他跟我国有关部门的打交道。
那个在这一秒里的大爷,或许就是下一秒里别人面前的孙子罢了。
创业比工作更委屈
我身边最近多了很多出来创业的朋友,以前我觉得这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但是时间长了我也开始辩证的看待这些事情。
那些有想法有思路有策略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不慌不忙一步一步慢慢完善。
而另一部分人,纯粹就是为了那一句所谓的「再也不在公司里干的比狗还累了」就跑出来了,结果自己组建团队的时候发现不是几百个难处,而是没有终点的难处。
因为你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已经不光是要养活你自己,而且还有你手下的一批人。
于是那些他们以为自己曾经向往的「自己当老板多自由」的想法,瞬间就没有了,这个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自由,不过是脚上戴着拷链跳舞的表演者罢了。
我在一个创业论坛上认识了一个北京的创业者,他的朋友圈状态每天都是一边给自己打鸡血一边想执行方案,有一天夜里我看见他还在加班,于是我问他一句,你这么辛苦,值得吗?关注微信"CEO领导力"查看更多职场知识。
他的回答是,我一开始就知道,作为一个创业者,你既要有叱咤风云高瞻远瞩的格局跟视野,你也得有一个能弯下腰当宜家搬运工装修办公桌椅,以及种种类似清扫垃圾的农民工心态,否则你就不要来谈创业了。
他还告诉我,无论你是一个创业者还是职业人。
你会发现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难题,每个角色都会有对应的难题。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是一个打工的,就让你的苦多一些,也不会等你成为一个老板的时候,你的牛逼就会多一些,那些纳斯达克敲钟背后的重重苦逼,是媒体包装出来的幻象里永远不会写出来的。
嗯,在我的判断原则里,他就属于那一类理智型的创业者,这种人即使在创业路上走不下去了,角色换成一个职业人,他也不会是糟糕到哪里去的人。
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坚持着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跟我的闺蜜去美容店做按摩,每次到了那样的场合其实我有很多的不适应,因为我发现有些顾客总是对服务员呵斥来呵斥去的,我觉得很是不解。
闺蜜跟我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上各种受气很多压力,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放松的,觉得自己在这里就是大爷了,于是对服务员稍稍不满意就各种大声叫嚣了。
说起来我是个很怂的人,每次去按摩的时候,那些看上去比我年纪还小的姑娘每每问我力度够不够,我基本上都会说可以了。
当她们小心翼翼的试探能不能跟我聊上天的时候,我总是第一时间想办法打开话匣子不让她们尴尬,无非就是聊聊新闻聊聊老家那些事,这些也都是我愿意说说的。
我跟我的闺蜜说,我们不能像那些顾客一样态度这么恶劣,我们就是从职场新人过来的,我们知道每一份工作的难处与不容易,就像我们去餐厅吃饭上菜慢了一些,催一催也就算了,没必要小题大做。关注微信"商人之道"了解老板在想什么?
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把持好基本的礼仪这一关就好。
有一次一个按摩的姑娘告诉我,说下个月就要回老家不做了,我于是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弟弟去年刚考上大学需要帮交学费,自己没什么学历只能出来做这一份工作,现在老家的经济好一点了,所以就不想在这里上夜班这么辛苦了。
后来我渐渐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我去到这一家美容店,按摩的姑娘们都会换一批新的面孔。
于是我开始明白,她们跟我一样,也是慢慢从新人过渡到成熟人,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再去寻找更好的出路,于是又一批新人进来,如此循环。
不奢求极致,只需慢慢变好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上从来就不会有极度逆袭的事情,那些我们所听到的的从屌丝一个翻身变土豪的事情,大部分是因为媒体的夸大化了。
在我所认识的人儿里,那个当年请我们吃饭也要看看菜单价钱的男同学,即使如今已经开始创业了,他也依旧是张弛有度的用好每一分钱;那个我在旅行路上认识的,手上已经十几个项目的投资人大叔,他也需要谦逊耐心的在自己的那个圈子里运营更大的一盘棋局。
没有谁比谁轻松如意,不过是用着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当下这一个难题干掉,不过是在错误中积攒经验,让自己下一次的决定多一点胜算罢了。
这三四年的时光下来,我依旧挣扎在职场中,依旧挣扎在生存线上,我不会告诉自己「过了这一段就好了」。
如今我会告诉自己的就是,若人生真需要有这一段路要走,我宁可这些委屈分摊到每一个日日夜夜,这样哪怕有一天我真的取得了那么一点点成功,也不至于喜出望外得意忘形,因为我知道这本来就是长时间一段努力顺其自然而来的结果罢了。
当然如果这条路上如果有人与你同心,那么这份委屈可能会变得少一些淡一些,就像我喜欢的一个大叔昨晚朋友圈里说的那一句,和高人聊天,最大的收获不是获得了什么秘诀,而是知道哪些弯路可以避开。
同样的道理,这些过来人,以及或许我有一丁点资格作为另外一波人的过来人身份,我所能告诉你们的就是,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明白了这一点,或许我们对所谓「会好起来的」期盼不再是一种极致追求,要马上呈现物化的东西,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进步跟慢慢变好。
毕竟,无论在什么样的岁数里,成长这件事情,都是我们灵魂里一辈子的课题。
来源:魔鬼销售学 作者:达达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