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7126|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烟台城事] 看了几个关于南京车祸的帖子,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些汽车知识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12: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我为什么会说以下这些话呢?因为我在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很愤怒。在论坛里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中,很多人并没有去关注驾驶安全,没有去关心这个家庭的命运,却在喋喋不休的争吵着日系车和德系车哪个更好。身边的一些人,在听到这个事件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以后不能买马自达的车。是的,两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居然还会有人幸灾乐祸的说:“买日本车,死了活该。”

==================================================================================================================
我只是汽车爱好者,很多有关汽车知识都是自己查阅资料以及日常行车得来。如果有纰漏,欢迎指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140w的宝马740的车头比8w的马自达2的车厢侧面结实。
到这个级别的宝马上边了,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极端情况下的车内乘客安全问题。因为这辆车已经脱离了一般家庭用车的范畴。
       回过头看马自达2,就算是顶配也才10w,10w放到740上头可能连高强度车身的成本都不够。在这样的悬殊对比下面,马自达2的解体几乎是必然。
       因为,没有一辆定位城市代步的A0级小车会在设计的时候考虑这种飞来横祸的!
      没有一辆定位城市代步的A0级小车会在设计的时候考虑这种飞来横祸的!
      没有一辆定位城市代步的A0级小车会在设计的时候考虑这种飞来横祸的!
      重要的事说三遍!

      更不要说宝马用的是最坚硬的车头,在撞所有车都最脆弱的车身。
      哪怕是马自达2,以200km每小时(不过估计只有请出mps版本才跑的到了)的速度一脑袋扎740的车身上,很大的可能是马自达像一颗子弹一样嵌在里面!宝马车里的人的生还希望一样非常渺茫。
       这个位置,几乎避开了所有被动安全装备,比如高强度的车身框架,比如溃缩吸能盒。能起作用的除了聊胜于无的侧气囊(这种低端车十有八九不会有,就算有也没什么用)还有安全带(能让你死的体面点)。
       想要避免这种事故,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肇事车的主动安全设备起作用!
       最后,我在这里提醒广大车黑和车托一句话:如果现在就急不可耐的想吃人血馒头,那等有一天你们的车也遭遇这样的飞来横祸的时候,等待你们的也只有幸灾乐祸了。请保有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请维持作为一个人,而不是禽兽最基本的底线。

——————以下是干货区——————



这是现款马自达2的车身结构图,你基本上可以发现,这次事故中宝马车撞的,就是这辆车最最脆弱的部分。不夸张的说,除了两层薄薄的铁皮和应对基本城市碰撞的防撞杆之外,这个部位没有任何保护。
       警方暂时猜测当时宝马的时速在160-180km/h,这个速度已经十分惊人了。在这种情况下,宝马车已经化身成了一颗重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算一算当时的动能有多大。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两辆740以这种方式对撞,最后的结果,可能不会如此惨烈,但是车内的人依旧不会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这是可以说现在安全性数一数二的沃尔沃S60L的车身框架图,红色部分最硬,蓝色部分是溃缩区,主要负责在车祸时溃缩吸能,保护车内人安全的同时,保护对方(不管是车辆还是行人)的安全。在车身侧面,整体的吸能能力是很差的,因为这个骨架需要在事故时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压迫车内的乘客的生存空间。现在大部分汽车的设计思路都是如此。前后软,中间硬。通过这些图我们也可以清晰的发现,比起安全配置完善的车头,车身侧面的防护几乎可以用简陋来形容。除了防撞杆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保护措施,吸能的装置更是一个都没有。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发生事故,全部能量都会直接传进车厢,不会有任何的缓冲。
      至于为什么马自达会解体,除了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这种事故情况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马自达车在被宝马撞了之后被顶到了公交车上。这等于是被顶到了一堵墙上。
       有人问,什么样的车可以 避免这种事情,或者那些特制的防弹车能否抵御。说实话我不太了解,不过如果满足:1,车相对于宝马足够重。2,车侧的吸能装置足够完善。那么还是有可能完美抵御这样的冲击的。

当然,这件事出来以后,少不了的有关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对比。但是几乎没有人去关注事件本身。
       我觉得,这件事,应当成为中国汽车主动安全配置逐渐进入大家视野的一个良机。假设,如果这是辆顶配的沃尔沃S60L,事情会不会就有所转机?车内的人是不是就能有一线生机?至少我觉得是有的。
       保护行人,保护别的车辆,是很多车厂都在努力实现的。但到了某些水军和别有用心的嘴里,这些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好的东西变成了坑害中国消费者的把戏。变成了皮薄馅大的坑爹车。却殊不知,某些车厂还在用十数年前的老旧平台,打造出一辆又一辆的中国特供车。如果说中国消费者在如此多年之后依旧不能形成健康的汽车文化,以及对汽车的一个良好认识的话,那么这里面就有他们的公关部以及水军们一半的功劳。


=============================================================================================================



以前福克斯193KM时速撞击混凝土。。车直接全毁,车体可以说压缩成壳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4MTQ0NzA0/v.swf.html

55点多米每秒,什么概念,就是弓箭射出去的初速度,差不多就是50~60m/s

现在是一台数吨的汽车,以这个时速碰向一辆A0级汽车侧方向

这辆马自达2的整备质量在1120kg左右,而这两宝马的质量则是1910kg。

谢谢,汽车安全性,一般情况测试,也就是40公里每小时,还是正向,25%碰撞(举个例子) 200公里时速,责任再怎么也归不到车厂身上

就是正碰,车厂也没有必要,去设计一个抗得住200公里时速碰撞的汽车

你可以试试,200公里时速撞击一辆**,中型**大约40吨左右,。。能保证**内成员不受伤么?

M1级别汽车只要是按照汽车设计的,按照如今标准,就不可能直接耐住这样的碰撞
和车厂,和国家无关,和情怀无关

==========================================================================================================

最后,上几张德系车的车祸图片你就知道其实车与车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大,你看这些车的时速有可能也没跑到200。


斑斑插话:关于南京车祸————6月20日,在南京市友谊河路、石杨路十字路口发生多车相撞事故,一辆宝马轿车将一辆马自达轿车撞击后轿车撕裂,一男一女飞出后死亡。当时一辆宝马车闯红灯,将一辆由东向南左转的马自达轿车撞出10几米远,马自达轿车零部件飞出,又殃及正在等红灯的4辆汽车。“白色宝马轿车撞上蓝色小车后,两辆车就跟爆炸了似的,车中乘客也飞了出来。”目击者说。




沙发
发表于 2015-6-24 12:0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技术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12: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很技术,但是挺好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6-24 13: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觉得比起这个需要先向很多车主普及码、公里和迈到底都是什么单位,经常看到某些车主吼着自己15W落地的车子80迈过弯不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13:3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郁闷的CT 发表于 2015-6-24 13:28
我觉得比起这个需要先向很多车主普及码、公里和迈到底都是什么单位,经常看到某些车主吼着自己15W落地的车 ...

哈哈哈,就怕不懂装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24 13:4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24 14:00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换个别的车也许不会这么散,尽管人都得死,但毕竟不是每个肇事都能速度这么200以上。所以研究下这车到底糊弄不糊弄人是有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14: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hunianjixiang 发表于 2015-6-24 14:00
换个别的车也许不会这么散,尽管人都得死,但毕竟不是每个肇事都能速度这么200以上。所以研究下这车到底糊 ...

所以为贴出来了这个,让大家看看到底是不是糊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14:0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嗯呢,我觉得无谓的争吵不如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24 14: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觉得更象谋杀,高质量的谋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14: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做个坏人真难 发表于 2015-6-24 14:17
我觉得更象谋杀,高质量的谋杀

这事就是谋杀啊,看了视频太可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6-24 14:42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TBE卡猪 发表于 2015-6-24 12:06
很技术,但是挺好懂的

和技术没关系,和良心或者平实的心态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14: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mj271055239 发表于 2015-6-24 14:42
和技术没关系,和良心或者平实的心态有关系

恩呢,我的确看了很多帖子气愤的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6-24 16:06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TBE卡猪 发表于 2015-6-24 14:45
恩呢,我的确看了很多帖子气愤的不行

这事我都没太仔细看过。狗咬狗的时候,你要以人的高度去看,不能去帮着狗咬。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6-24 16:2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还是后八轮安全啊   谁敢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6-24 16: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真如果看车的话,弄个**撞悍马试试,个人觉得和车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交通规则尊不遵守,那肇事司机媳妇说一家赔五万 ,我笑了!~多不值钱的人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6-24 16:3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虽然技术内容晦涩难懂,但是楼主的发帖动机是好的,目的是告诉大家,车祸分很多种,不能拿特殊案例往一般事故头上扣,对于死者我们应该觉得惋惜,对于肇事者,无论什么原因都应该受到谴责,毕竟两条人命一个家庭,诸如此类的车祸实属飞来横祸,我们应当冷静理性的看待,不应该参杂过多的负面思想去怀疑办案单位,各大新闻媒体都播出了,现在的领导胆子很小的,只要有媒体关注的案件,绝对百分之一万的公开公平公正。所以,不要操没有用的心,从事故中汲取教训,注意交通安全,才是我们应该学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6-24 17: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喜欢悠闲 于 2015-6-24 17:47 编辑

现代汽车工业生产出来的汽车无法避免交通事故,已经进入技术瓶颈期。下一轮汽车技术变革,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那时汽车都是输入指令,自动行驶,自动搜索危险信号,根本不需要驾驶员,超速、闯红灯、逆行等等违章行为都不会再有了,交通事故基本可以避免。
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世界手机版图上何曾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如日中天,遥想十年前,谁会预见到诺基亚会倒闭?几年前,中国虽然没有站在智能手机的技术前沿,但总算有了华为等这样的民族品牌。
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出现,高度信息化的无人驾驶汽车必将取代现在的汽车,首先出现在中国,希望这部汽车属于中国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6-24 18:3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喜欢悠闲 发表于 2015-6-24 17:46
现代汽车工业生产出来的汽车无法避免交通事故,已经进入技术瓶颈期。下一轮汽车技术变革,与信息技术息息相 ...

华为也能算有一席之地???另外工业革命,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需要!西方科技推倒基督教皇,日本明治维新用机枪强行推倒幕府,把科技真正作为第一生产力!再看看我国,建国初期钱学深这样的海龟回国,奠定了我国在航天能源卫星以及核领域的基础后,后人有多少创新?有多少引进国外技术?连92年的第九代皇冠发动机都仿制不了。单片机PLC控制领域等尖端领域,一直依赖国外。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教育,党政干涉教育,一个官场重于教育,教育注重形式化的民族如何爆发工业革命?我都觉得蔡元培死不瞑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6-24 19:1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279014935 发表于 2015-6-24 16:30
真如果看车的话,弄个**撞悍马试试,个人觉得和车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交通规则尊不遵守,那肇事司机媳妇说 ...

据最新情报,宝马是有保险的, 所以,这5万是额外赔的。开始说没驾照和行驶证,现在有了,开始说疑似毒驾,现在排除了,开始说没保险,现在有了。就特么视频流传网上了,要不就好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