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180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1-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 | 国内目前许多城市的机场也不仅仅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需要,当下最流行的做法是引入高铁并设站一举扩大机场的辐射范围和覆盖人群,为机场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没有条件的城市也在尽力争取条件将新规划的高铁线引入机场,有条件的城市更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目前省内的青岛已经成功开建,济南也在蠢蠢欲动将济东城际引入机场。
山东省明确提出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优先发展是省府寄予我们的厚望,而烟台作为“三核”之一,做好标杆,当好带头示范作用我们责无旁贷,高标准高质量高规划高定位长眼光全力对标济青、赶超济青才是我们的挑战,才是确保新旧动能转换成功的基石,事实也不允许我们的眼界再把自己混入省内其他14市队伍里平淡无奇的过下去,新旧动能转换本就是攻坚克难的一个过程。
既然市委赞同环渤海高铁设烟台机场站这个方案,那我们就应该围绕这个出发点不动摇、不放弃,全力寻求其他解决方案,如高铁将原来的直插跑道区改为大曲径线顺直通过航站楼并设地下站,必要时可取消高铁进蓬莱站,直通龙口,原因是机场和蓬莱站两站距离并不很远,都保留势必造成大量列车二选一跨过,对哪个车站都不利,蓬莱市撤市划区后可以城市轨道交通的方式对接机场实现无缝换乘,也可通过轨道交通直达市区实现高铁换乘。
其次,作为腹地间的竞争,济青两市都有意或已开建高铁进机场工程,东营、滨州、威海、潍坊北部、青岛北部等就成为蓬莱机场潜在和挖掘的市场,通过机场高铁迅速拉近城市间的距离,有利于机场做大做强,有利于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结合机场二期规划和环渤海高铁的上马,高铁引入机场这是千载难逢的跨越式发展机遇,事关百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人不赞成机场站改大季家站方案,原因是,对于乘坐飞机的顾客而言大多对时间有一定的需求,对效率有一定追求,高铁不是地铁首先灵活度不够高,按点发车、车次密集度等都相对教条,对于市区等近距离的乘客出行吸引力不大,更适合远距离需要乘机的旅客选择。其次,高铁设站大季家就必然面临一个二次换乘的问题,这个过程对于乘机的旅客来说是异常的繁琐和不方便,既要面对高铁时间对接的现实问题还要面对换乘的辛苦和不确定性问题,这都会对体验大打折扣或者说不认可这种出行方式。再次,曾经该部门的回复是专家指出高铁设站距离机场三公里、五公里都是一样的,同理,距离机场二十公里外的蓬莱站、福山南站也是一样的,因为都不能直达机场,都面临二次换乘的问题,不会因为距离而降低出行的繁琐,不是直达终究意义不大,与其大季家设站不如将这笔资金用到其他民生上来,大季家的设站意义象征性远大于实际性。其次烟台市区内扎堆的小站群众根本不认可,芝罘站到如今未启用、烟台西站乘客寥寥无几、烟台南站设计过小交通周转不便等困扰群众多年,不如少建几个少规划几个无用的车站专心专业把有限的资金着重投入到一个或二个大型枢纽车站的建设上,不做则已要做就是最好。这才是长久的。
最后,蓬莱机场站最后无论能否接入环渤海高铁,机场二期建设也应当预留、预埋其他高铁线路接入的条件,比如将来烟台至栖霞莱阳接潍莱的高铁或烟大海底隧道,机场站的设置就是腹地间的客源竞争,我们不采取措施别人就会吃掉这块蛋糕。
希望贵部门能从长远大计战略角度出发看待机场设站的问题,不给烟台的发展留下太多的遗憾!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愿烟台越来越好! |
|
| 【发展改革委】您好!十分感谢您对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尤其是对潍烟高铁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关于高铁站与蓬莱机场站无缝衔接方案,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主要的方案有:方案I于既有航站楼下方设机场站,实现空铁零换乘,方便旅客换乘,但该方案需下穿既有机场跑道,民航主管部门意见:当前国内无高铁下穿既有跑道的成功先例,也无标准可依,且担心高铁施工和运营期间产生跑道沉降干扰;其二,机场规划第三跑道和第三航站楼无法同高铁同步施工,高铁建成后,第三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将无法施工,因此航空管理局不同意下穿跑道设站。结合该情况,专家们又研究了方案II:T1航站楼东北方向1km设站,并在该位置处设置T2航站楼,首先,与既有跑道北延工程有干扰,且侵入下滑信标台、航向信标台场地保护区内,其次,该位置设高铁站无法实现零换乘,因T2航站楼设计位置位于T1航站楼西南侧。方案III:高铁站距离T1航站楼1.8km,距离T2航站楼更远,仍需通过地面交通方式进行换乘,不能从本质上实现零换乘,经铁路部门及航空部门专家评审后,结合机场规划、客流情况以及开发区城市发展需求,综合考虑后建议采用并龙烟铁路大季家站设站方案。再次感谢!
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既专业又接地气的好帖子,再次验证了高手的确在民间。而发改委的答复,似乎也很专业,也很认真,起码是诚恳的。不知为什么,看完之后,又不免如鲠在喉,不知说什么才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