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6232|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关于苏东坡,不太为人所知的那些事儿(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5-30 13:23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昨日下班,在公交车刷某条,偶然看到一个提问,苏东坡和章惇本来是好朋友,为什么后者却成为迫害前者下手最狠毒的人呢?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突然我就感兴趣了。苏东坡和章惇,这俩人长达四十多年的爱恨情仇,这段历史,太值得扒拉扒拉了。

 

 

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号称中国科举史的第一龙虎榜。苏东坡和章惇,都是及第的进士。不过,苏东坡并不是广为传说的第二名,只是二甲的前几名,大约是第七八名的名次吧,章惇的名次还要靠后些。

 

这次考试的状元叫章衡,是章惇本家的侄子,不过这个侄子的年龄,比叔叔还要大十岁。章惇却认为,和本族侄子同科及第,对自己是个侮辱,主动放弃了这次科考的成绩。

 

下一届科举考试,比苏东坡还要大一岁的章惇,再次考中了。后来,两个人同时到陕西凤翔当官,苏东坡是凤翔府的签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市府秘书长,章惇则出任凤翔府下属的商洛县令。因为工作关系,再加上曾经的同年之谊,这个时期的苏章二人,亲密无间,经常结伴出游,诗词唱和。

 

乌台诗案的时候,苏东坡是五品的湖州知州,而章惇已经是三品的翰林学士了。章惇口才一流,政治才能卓绝,杀伐果断,识人之明尤甚。在从政方面,相比之下,苏东坡逊色于章惇,也属实情。

 

早在凤翔的时候,章惇就敢对当时已经名扬天下的苏东坡当面说,我将来一定比你强。可见其自信程度。

 

乌台诗案发生后,在朝廷官员的层面,公开为苏东坡说情奔走的人,章惇是其中最大的官。为了开脱苏东坡,章惇不惜多次和当时的宰相王珪撕破脸皮,由此可见,苏章二人的友情,是经得起考验的。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章惇的官又做大了,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了。这期间,两人的书信来往频繁,相互唱和的诗词,流传下来的也有好多。苏东坡在宜兴买地的时候,章惇还给他写信,表达了要和苏东坡终老一处,延续一生的友情。

 

插句题外话,我有个朋友,曾经在酒后说过一句话,至今想来,仍让我不寒而栗。他说,看完电影《投名状》以后,他不再相信任何人,朋友都是可以明码标价出卖的。这个观点,我觉得,章惇应该是会认同的。

 

 

结束了黄州的贬谪后,苏东坡再次回到朝廷里,担任翰林学士。此时,章惇是枢密使,相当于国家军事的最高长官。做为曾经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章惇被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集团,视作了眼中钉。

 

这个时候,做为旧党集团的人,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还有苏东坡长子苏迈的岳父,一起接连上书,弹劾章惇,致使章惇被贬出朝廷,到汝州做了地方官。

 

如果说,对于苏辙和自己亲家的这些行为,苏东坡是毫不知情的,貌似也有点说不过去。政治斗争本来就是残酷无情的,只是,把皮鞭打向自己的好友,又是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曾经为自己奔走呼号的好友,只能说,苏家兄弟,这件事做得不太厚道。

 

更不厚道的是,已经到地方工作的章惇,又被苏东坡本人的一篇奏章所牵连了。章惇曾经是主导北宋和西夏作战的主要决策人,苏东坡在一篇奏章里捎带着指责了这件事,客观上,对章惇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

 

苏章二人三十年的友情,起码在章惇心里,已经转化成了彻骨的仇恨了。

 

 

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正式执掌大权,他开始重新重用新党成员,而做为变法派领军人物的章惇,升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苏氏兄弟的噩运,就此开始了。

 

苏东坡被一贬再贬,被驱赶到瘴戾之气的岭南惠州,苏辙也被贬到了雷州。对于那个时期的政府高级官员来说,这已经是最狠的惩罚了。

 

而把苏东坡贬谪到儋州,更显露出章惇置苏东坡于死地的凶恶之本性。有宋以来,把高级官员贬谪到海南岛,苏东坡是唯一的一个。

 

这就算完了吗?章惇可不这么认为,他故意把苏氏兄弟的姐夫程之才,调到广东,担任司法方面的官员。

 

这可不是为了照顾苏家兄弟,而是章惇借刀杀人之本意。苏氏兄弟有个姐姐,叫做苏八娘,嫁给了舅舅家的大儿子,就是这个程之才。婚后不久,因为家庭矛盾,八娘因病去世了。苏程两家因此反目成仇,之后几十年,包括苏氏兄弟在朝为官的时候,对这个前姐夫都是恨之入骨的。

 

章惇的计谋没有得逞。到了广东的程姐夫,和这两个前小舅子,不但缓和了关系,而且交往密切,极力照拂。

 

苏东坡的大儿子苏迈,本来被安排到广东仁化做县令,章惇借口仁化距离惠州近,苏迈有可能会照顾苏东坡,取消了苏迈的任命。

 

那个时候,岭南一带的地方官员,只要谁对苏氏兄弟好一点,被章惇知道了,下场只有一个,立刻撤职查办。雷州的知州,儋州的知州,都是这样的结局。

 

章惇的黑手,甚至伸向了普通百姓。苏氏兄弟被赶出雷州的官舍,只能向百姓租房居住。章惇居然指使人,以“强夺民宅”的罪名,把房主抓起来审问,意欲给苏氏兄弟再泼一身脏水。好在有租房合同,写得清清楚楚,此事这才作罢。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无独有偶,数年后,章惇被贬到了雷州,居然也要向这家房主租房居住,不但被房主一口拒绝,还被房主大加羞辱了一番。

 

元朝的时候,章惇的族人编写了一本建州章氏的《登科题名录》。曾经高居宰相大位的章惇,其为人品德被族人所鄙视,居然没有把他收录到书中。

 

 

近千年来,无论是在正史上,还是野史里,包括在士人和老百姓的心目中,苏东坡同时期的人,都是以他做为标杆,凡是对苏东坡友好的人,都是好人,凡是对苏东坡不友好的人,都是坏人。

 

章惇,就是这样一个踢到了铁板的可怜人,永世不得翻身。

 

     
43
发表于 2024-6-6 09: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有水无为 发表于 2024-6-6 08:22
苏东坡的儿子,娶了欧阳修的孙女,苏辙的女儿,嫁给了欧阳修的孙子。两家人的关系,不是亲戚,胜似亲戚。 ...

平山堂见证过无数名人,
但最有幸的是见证了欧和苏在扬州的任上。

至于后续无论是乾隆还是其他达官,无非附庸风雅,将两位泰斗追星捧月罢了。

除了苏轼的这首朝中措,我有幸在去扬州大明寺时看到所谓的欧公柳,柳树是否是手植,已经没了追究的意义,但欧公柳前碑刻铭文是欧公做的朝中措。

没有探究历史,估计苏轼后做朝中措平山堂 也是为了向这首老师的朝中措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08:22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faraway 发表于 2024-6-3 10:25
最后这次南京相逢,两人的境遇都依然不同。

与苏轼远赴杭州赴任时,在颍州和弟弟苏辙一起住在欧阳修府 ...

苏东坡的儿子,娶了欧阳修的孙女,苏辙的女儿,嫁给了欧阳修的孙子。两家人的关系,不是亲戚,胜似亲戚。
东坡一生,也视六一为恩师。我最喜欢他写的“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对老师的感情,跃然于上。
王安石是真喜欢苏东坡,甚至极力邀请东坡在南京与他共同居住。他不是说说而已,还真的为此做筹划。苏东坡离开南京的时候,安石看着船渐渐远行,感慨地说,更不知几百年,世上再得此人物。
但是,究其一生,苏东坡都是不喜欢王安石的。他到江宁,更多的是姿态上的,或者说是礼节性的。毕竟,之前他为了秦观的功名,还写信向王安石恳求帮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4-6-3 10:2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元丕成 发表于 2024-5-31 22:50
而且见到王安石的第一句话是“今日方得见大丞相”。苏王二人都是出于公心,政见不同,不妨碍私交。

最后这次南京相逢,两人的境遇都依然不同。

与苏轼远赴杭州赴任时,在颍州和弟弟苏辙一起住在欧阳修府上很长一段时间一样,当时的欧阳修已经进入生命中的最后几年,眼睛基本都快看不见了,作为嘉佑六年那场史上最牛掰的考试主考官,按惯例欧阳修是两位兄弟的老师,但他此时在政坛上已经失势,两位兄弟还能这么长时间陪伴,看出并不是私信太重的官吏。

王安石与苏轼相逢时,也是改革失败,又逢儿子英年早逝,在官场和人情场都寂寥之时,文坛大咖自己的党羽曾经猛攻之人竟然来拜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4-6-3 10: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boy8199 发表于 2024-5-31 22:15
服从什么命令?
岳飞出发去干什么? 谁安排的?

那为啥跪在那里的是秦桧,不是皇上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4-6-1 13: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德高为范,岳飞是民族英雄,自然迫害他的都要永远下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4-6-1 04:24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看了评论我决定读一下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4-5-31 22: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faraway 发表于 2024-5-31 09:12
苏轼作为文官,没有太强的目的性,不然不会在起势后主动放弃在中央的机会,主动选择外放。

如果说苏轼 ...

而且见到王安石的第一句话是“今日方得见大丞相”。苏王二人都是出于公心,政见不同,不妨碍私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4-5-31 22: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今天刚好买到一幅苏轼的拓片,发上来同赏。

IMG20240505151702.jpg (345.29 KB, 下载次数: 65)

IMG20240505151702.jpg

IMG20240505151714.jpg (542.24 KB, 下载次数: 80)

IMG202405051517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4-5-31 22:1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海南
faraway 发表于 2024-5-31 10:53
按你这个思路,那为啥要杀岳飞?

服从什么命令?
岳飞出发去干什么? 谁安排的?

打敌人错了?  战场上是说停就能停的吗? 你这边一停,敌人反攻, 一个兵团不是一个人呀.

岳飞最后没撤军吗?

另外 杀死岳飞理由是不撤军吗??

秦桧跪在那里 是统治需要. 皇帝犯的错还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4-5-31 10: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boy8199 发表于 2024-5-31 10:34
要是真不听, 怎么把岳飞杀了?

按你这个思路,那为啥要杀岳飞?


另外,岳飞的家人还在临安没有来得及转移,同时后勤补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军人服从命令从来都是第一准则。
无论是徽钦二帝也好,收复河山也罢,都不能是不服从命令的理由。

话又说回来,秦桧常年跪在那里,为啥宋高宗却没事呢,你没想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4-5-31 10: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海南
faraway 发表于 2024-5-31 10:01
按这个你这个思路,南宋与金南北并存后,两边都老老实实种地呗,南宋皇上都下令停止进军了,你岳飞为啥不 ...

要是真不听, 怎么把岳飞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5-31 10:03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文字这个东西流传至今也要一分为二的看,什么是绝对的对,什么是绝对的错。英文和法文乃至德文是对还是错?读书也有可能被文字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5-31 10: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boy8199 发表于 2024-5-31 09:38
什么内战,不过是美化而已.

不管什么族,老子老老实实的种地,你跑过来打人抢粮抢女人, 揍你有问题吗?

顺便说一下,辽宋夏金,为啥辽排在前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5-31 10: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boy8199 发表于 2024-5-31 09:38
什么内战,不过是美化而已.

不管什么族,老子老老实实的种地,你跑过来打人抢粮抢女人, 揍你有问题吗?

按这个你这个思路,南宋与金南北并存后,两边都老老实实种地呗,南宋皇上都下令停止进军了,你岳飞为啥不听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5-31 09:5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faraway 发表于 2024-5-31 09:42
我一向是实用派,喜欢苏轼,是因为他能帮助排解心境,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苏轼的原因。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 ...

你说的对,能让自己过得开心快乐最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5-31 09: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faraway 发表于 2024-5-31 09:42
我一向是实用派,喜欢苏轼,是因为他能帮助排解心境,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苏轼的原因。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 ...

随你吧,每个人观念不一致,还是少说为妙,祝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5-31 09:4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水小雨 发表于 2024-5-31 09:27
历史人物的是非过往,看看就好,除非你靠着研究他吃饭,否则大可不必费心费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加油

我一向是实用派,喜欢苏轼,是因为他能帮助排解心境,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苏轼的原因。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还没个心力交瘁的情景,弄懂上面两句话,就是最好的治疗抑郁的良药。

但话说回来,很多这看过只言片语半个故事的,肆意评述后再劝别人不必大费周章深究历史,这个有点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5-31 09:38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为那两个**说明一下,JIN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5-31 09:3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海南
faraway 发表于 2024-5-31 08:56
历史这玩意,看你怎么看,看你看了什么?

按照现在的正统历史观,辽宋夏金是在五代后长期并立的一个时 ...

什么内战,不过是美化而已.

不管什么族,老子老老实实的种地,你跑过来打人抢粮抢女人, 揍你有问题吗?

就是 一个族 一个村 一个家 里,你也不能 打人抢东西 吧?

有句话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把老皇帝接回来是谋反??? 最后的结果 还不够惨么??

皇族被折磨侮辱,是汉族的奇耻大辱,蛮夷欺人太甚,必须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5-31 09:36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欣赏陈演恪大师为**立传,《柳如是别传》。都是生而为人,众生平等,有时候王侯将相的节操根本没法和**相提并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