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静听花开花落 于 2018-7-9 10:03 编辑
父母带着爱的陪伴和引导,才是最昂贵的早教课。父母的攀比心越重,越容易被伪早教忽悠,最终受伤的不仅是钱包,还有孩子。
作者:墨花
被早教课绑架的中国父母
前不久,在一个宝妈群里聊天,说起早教课,大家纷纷吐糟“实在太贵了”。
一个宝妈问: 我们夫妻都是普通上班族,还背着房贷,报不起国外的早教机构,给孩子报国内性价比高一点的早教机构怎么样?
有的宝妈说:“为了孩子,省吃俭用也得报最好的。” 有的宝妈说:“区别不大,但报了总比不报好。”
这时,有个宝妈突然说了一句: 难道必须报吗?我就没报,孩子不也好好的,快快乐乐成长。如果经济并不是很宽裕,还是自己多花点时间和心思陪伴孩子吧。
其实发问的宝妈有自己的烦恼。 小区里一个跟她儿子同龄的小孩,很早就开始上早教班,1岁就会背诵古诗和唱英文歌了,而她儿子就连走路都跌跌撞撞。
过了些天,我恰巧碰见这位宝妈,问起早教班的事,没想到她懊悔不已。 她说自己思前想后了好久,终于还是咬咬牙给孩子报了。
但哪里想得到,报了之后烦恼更多。 别人家孩子安安静静听老师上课,她儿子亢奋地在教室里爬来爬去,连五分钟都坐不了。
为了让孩子好好听课,她总是忍不住吼孩子。 有一次,她老公带孩子去上课,见识到熊孩子这般模样,回到家二话不说就是一顿揍。
这下好了,孩子现在很抗拒上课。 实在没辙,这位宝妈想到了退课,却被告知“不行”。 我不由得感叹,这简直就是花钱遭罪啊。
早教班的费用,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最夸张的早教课开出了33万一年的天价。
孩子读三年需要100万,比出国留学都要贵。 其实,早教机构的营销套路也就这几招: 最好的早教,是孩子一出生就送到早教班; 早产孩子,最需要到早教机构学习和治疗; 0-3岁是早教最佳时期,错过早教课后悔一辈子……
这些标语是不是很熟悉,很扎心?
还有人拿西方流行的“早期银行论”说事,大致的意思是,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如往他们的神经银行里储蓄,存得越多,将来越受益。
当心,孩子需要早教没错,但以上都是伪早教毒鸡汤,喝多了会中毒。 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马学雷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早教银行论”等都是一些伪早教理念。
因为人生本来不是一个攀比的过程,在0~3岁刚起步阶段,就鼓吹用百米冲刺的方式来代替人生几十年的“长跑”,这是极为不负责任与不妥当的。
面对许多父母“要不要带孩子上早教班”的疑问,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员叶壮这样解答: 实际上,人的大脑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岁前的早教活动几乎不能对人的智能产生什么影响。
换句话说,不管孩子有没有参加早教课,只要父母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生活刺激,维持好日常的亲子交流,孩子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伪早教让孩子不堪重压 最近,看到一位宝妈在朋友圈说了这样一件事。 她的宝宝出生后特别听话,不哭不闹,吃饱了就睡。 才两个月大,她老公就给孩子报了早教班,一大早兴匆匆地抱去上课。
结果,课还没上完,孩子已经从不适应、不耐烦到哭得昏天暗地。 这位宝妈心疼极了,她果断下决定:“1岁之前,绝不再这样折腾孩子了。” 我带孩子上早教班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比如,在音乐课上见到了不少低月龄孩子,才几个月大,连坐都坐不稳,必须大人抱着才能听课。
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歌、打节拍、听音乐、玩乐器,45分钟里,音乐教室一直充满着各种声音,有的孩子玩得很欢乐,但一些低月龄的孩子显然是被吓蒙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开始闹不愉快,甚至哇哇大哭。
还有的孩子不过2岁多,就被父母安排了满满的早教课,早上活动课,下午音乐课,晚上还有艺术课,孩子到了晚上已经累到不行,在课上倒头就睡。 父母又何尝不心疼孩子,可他们始终放心不下内心的焦虑,心心念念“我的孩子一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对此,育儿专家崔玉涛直言不讳: 太多父母不尊重自然规律,一味强求。中国人养孩子就喜欢比较,其实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只要是正常范围内就行了,有什么好比的呢?
- 父母的攀比心越重,越容易被伪早教忽悠,最终受伤的不仅是钱包,还有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