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月落海角 于 2017-5-19 16:15 编辑
文 | 丁是丁
有个朋友说自己以前也喜欢看书写点东西,自从生了“二宝”回归家庭当了主妇,天天围着孩子团团转,要照顾大的上学放学,要照看小的吃喝拉撒,根本没时间看书写作,“连看电视的空都没有……觉得自己越来越平庸了,经常很烦。”
曾看过一个帖子《家庭主妇为什么总是一副心情不好的样子》。发帖的主妇牢骚满腹,细述了让她不开心的家庭琐事,从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到洗完衣服才发现老公衣服兜儿里毛票和卫生纸……
评论区里有个男的直接留言:”我要是个男人,一定不愿意跟你一起生活,负面情绪太大了,不管选择做什么,都是自己喜欢的自己选择的,哪儿来那么多废话啊……“
我想了想,自己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全职的家庭主妇,每个女人早餐都会成为“家庭主妇”。在退休后。那将是人生很长的一段时光,我会不会“总是一副心情不好的样子”?
我们为什么要“一副心情不好的样子”?
为什么要觉得自己平庸?
为什么要烦?
在可能出现的“心情不好的样子”之前,我知道必须做些积极的准备。
林夕写过一本书,名叫《原来你非不快乐》,我把整本书看完似乎才读懂书名,那个“非”,我理解是“非得”“非要”的意思。并不是因为做“家庭主妇”你才不快乐,是“你非不快乐”,“你非平庸”。
一直以来,我理想的职业都是“家庭主妇”。其实我更喜欢把“主妇”写作“煮妇”,就是“煮饭”的“煮”。我理想的生活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挣了钱拿回家给女人花,而不觉得女人“什么也不做”;我理想的社会是普遍提升男性的薪资水平,让女性回归家庭,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也许不可能,所以是理想)
我第一次把“主妇”故意写成“煮妇”,是学生时代填写一份《履历表》。“社会关系”一栏我把两个姑姑的名字都写上了,我大姑二姑的职业填的都是“家庭煮妇”。因为爷爷读过私塾,大姑二姑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断文识字,在她们那一代还大多是小脚女人居多的年代非常难得。据说老家里曾有人说过闲话:“丁家的两个闺女上了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在家带孩子干家务当家庭主妇?
在很多人看来,“在家带孩子干家务当家庭主妇”就不是工作,价值不能等同于所谓的职场人士。这种观点现在我们知道是不对的。
我不止一次对老公说过:”如果你挣足够的钱养活我们娘俩儿,我就不上班,天天在家做家庭煮妇,对,就是煮饭的煮。
每次他回应我的都是:“多少钱是足够的钱啊?!”我对“足够的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就大气地说:“我养你!”
女人往往天生有不安全感。如果不工作,安全感会更低,这大概就是我一直在工作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看就要到退休的年纪,早晚有一天会回归家庭,成为“家庭主妇”,这是非常确定的事情。如果不提前在心理上、甚至身体上做好准备,难免会有落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