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总说高血压、高血糖、贫血、缺钙…… 
究竟指标要高到什么程度是病? 
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能“逆转”疾病? 
如果确诊了,饮食和体检需要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6个常见的「健康标准」,最后一个很多人都搞错了! 
① 血 压              ④ 尿 酸 
② 血 糖              ⑤ 贫 血 
③ 血 脂              ⑥ 缺 钙
 
血 压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很多人误认为是自然现象,没有危害,其实并不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压监测情况及时进行生活干预及药物治疗。
 
血压正常高值,也称为高血压前期,此时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如果及时发现,并进行生活干预,可降低患病风险。
 危害
血压过高会伤血管,从而慢慢伤害心、脑、肾等器官,导致高血压性肾病、动脉硬化、眼底病变等并发症。
 体检建议
常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眼底等。
 饮食建议 
少吃
盐、酱油等钠含量丰富的调味料; 
火腿、咸鱼等腌制食品; 
烟、酒;
 适合吃
菠菜、卷心菜、西红柿等新鲜蔬菜; 
香蕉、豆类、菌菇等含钾食物; 
粗粮、燕麦等全谷物; 
鱼肉、适量坚果等优质蛋白和脂肪。
 
 
图片来源:摄图网  
 
血 糖 
 
 
 
注:OGTT2h血糖是指口服葡萄糖两小时做血糖检测。  
 
一般将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称为糖尿病前期,虽然还不算糖尿病,但是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表明,发现血糖升高的肥胖人群,在随后控制血糖的3-6个月,如果体重持续增加,糖尿病缓解率为0%,如果体重下降>15kg,糖尿病缓解率高达86%。对于超重的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很重要。 
 
 
图片来源:摄图网  
 
危害 
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 
体检建议: 
除了要定期做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 
还应注意血脂、血压、心电图、经颅多普勒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 
积极进行肝脏超声、肝功能检查来及时监控糖尿病对肝脏的影响; 
关注尿微量白蛋白和眼底检查,来注意糖尿病对肾和眼睛的影响。 
 
 饮食建议 
主食定量,少吃精米、精面,可用粗粮、燕麦等全谷物替代,全谷物、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1/3; 
餐餐有蔬菜,每日摄入量约500g左右,且烹调时避免加太多油。 
两餐之间避免吃鲜枣、山楂等含糖量高的水果;而应吃适量的苹果、樱桃、草莓等含糖量低的水果。 
常吃鱼、禽类,适量吃畜肉,少吃或不吃肥肉。 
 
 
图片来源:摄图网  
 
血 脂 
  
血脂的合适水平:总胆固醇TC<5.2,甘油三脂TG<1.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当TC≥5.2mmol/L和(或)LDL-C≥3.4mmol/L时,为血脂边缘升高,需要加强血脂检测。 
 
危害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 
 
体检建议 
日常需要监测血脂四项; 
关注心脏、心脑血管情况,增加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经颅多普勒的检查; 
预防肝脏和甲状腺并发症,定期筛查肝脏超声、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 
还应关注血糖情况,定期筛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饮食建议 
低脂饮食: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量(<30g食用油),最好选用植物油、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类油; 
增加膳食纤维成分,能降低LDL-C水平 
限酒
 
 
 
图片来源:摄图网  
 
尿 酸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成年人,不分男女),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危害 
高尿酸如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发展为痛风,继而出现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间质性肾炎和痛风石,甚至会造成关节畸形。 
 
体检建议 
除了定期检查尿酸指标 
还应关注肾功能 
 
饮食建议 
多喝水,保证每日尿量达2000ml以上 
严格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的量,比如:动物内脏、浓肉汤、啤酒、海鲜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贫 血 
不同人群 
诊断贫血标准 
  
贫血是一种症状,导致贫血症状的疾病有很多,比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等,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而不是一味的食补。 
 
危害 
贫血会影响皮肤粘膜、神经、呼吸、消化等多系统健康问题 
 
体检建议 
定期体检,检查血常规,注意血红蛋白的指标。 
饮食建议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可以增加富含微量营养素食物的摄入,比如提高动物性食品和富含维生素C水果、蔬菜,提高铁的吸收率; 
同时,注意避免高脂肪食物、豆浆、碱性食物、茶、咖啡、含鞣酸较多的蔬菜和水果、桃仁、杏仁、海带、胡萝卜等,以去除减少或抑制铁吸收的因素。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缺 钙
 
骨密度
 
注:T值为测量出的骨密度与青年人的相比标准差的倍数
 
正常人体内钙的含量约为1000-1300g,其中99%是骨钙,1%是血钙。 
人在30-40岁骨量峰值时,骨密度一般为0.639-0.759,之后以每年1.2%的速率流失;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钙摄入量每天800mg,50岁以上要有1000mg。
 危害
缺钙持续存在,可能出现骨质疏松、免疫功能紊乱、消化功能下降、凝血功能下降等问题; 
如果血钙过高,有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增加慢性肾衰竭等风险。
 体检建议
青少年儿童做好定期体检,孕妇做好定期产检 
建议绝经的女性、6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1次骨密度筛查,及时筛查骨质疏松
 饮食建议
每天喝300ml左右牛奶 
适量多吃豆腐、豆干等大豆制品 
多点低草酸蔬菜,比如油菜、芥菜 
建议在每天上午8~10点或下午3~5点时晒30分钟左右的太阳,补充维生素D 
少吃盐,每天最多6g盐 
戒烟戒酒,少点大鱼大肉   
 
图片来源:摄图网  
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关注相应的健康指标,有问题及时发现,才能更好的避免疾病哦~
 
 
 
扫码进入商城了解更多健康套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