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1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外媒称起床协会风靡中国高校:学生都很懒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1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外媒称,一大早,中国福州大学的大二学生吴春燕(音)便从宿舍的床上爬起来。她洗了把脸,清了下嗓子。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5日报道,6点半的时候,她开始用手机拨打一连串电话。

“早安,”她说,“我是起床协会的。”

“早上好,”电话那头的一个男生回应道。两人挂断了电话。任务完成后,吴春燕收拾好书本,走出宿舍,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吴春燕是“起床协会”的成员。过去几年来,类似的社团已经遍布中国大学校园。每天,她都会拨打一连串的电话。在这个社团里,志愿者会给他们赖床的同学拨打叫醒电话。


“我们就是一个互相监督的互助团体,”19岁的吴春燕说。


中国的大学生同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学生一样比较懒散。中学时期学业紧张压力大,学生们往往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填鸭式的学习,所有努力全都为了一件事:高考。一旦考上大学,压力随之变小,学生们便会懈怠起来,有时会变得非常懈怠。


鲜明的对比让很多人对抛弃过去严于律己的做法感到懊悔。中国大学生心里绷着的一根弦是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


这种起床协会的发源地是久负盛名的北京大学,最早出现于2013年,之后开始向其他地方传播。很多学校都尝试了不同的模式,将免费豆浆这样的实物诱惑和QQ、微信等广受欢迎的社交应用软件相结合。吴春燕的社团有80名成员。其他学校的社团规模更大,有的成员多达上千人。


“我们有一套标准化的台词,”吴春燕说。接受叫醒服务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叫醒声音类型。有字正腔圆、深沉洪亮的播音员型,也有霸道型、娇媚型或温和型可供选择。她表示,温和型最受欢迎。


与很多人一样,吴春燕在多年的初高中时光里已习惯了早上6点起床,然后以充沛的精力投入一天的紧张学习。刚进大学时,她还保持着这一习惯。不过她发现,随着学习节奏的放慢,这一习惯已渐渐变得很难保持。


“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你的梦想,”她说。这也是起床协会的忠实拥趸们经常引用的一句话。


早起的学生说,他们利用早起多出来的时间参加早读小组。有些人会去图书馆看书,或是列出一天的计划。


各校有各校的高招。

吉林大学有个微信平台名叫“吉林大学还睡呀”,学生醒来后可给该平台发信息。这样每个加入该平台的学生只要打开微信,就能知道有多少同学已经起床了。


有的协会则将成员分为“积极分子”和“困难户”,前者给后者打叫醒电话。不过,角色并非完全固定。“如果是周末,我有时也会成为‘困难户’,”中南大学起床协会的薛影歌(音)说。通常她都是个“积极分子”,会利用早上的时间背单词。(参考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