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88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银龄生辉志愿成链 ——锦宏社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为老服务新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1 14: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编者按:“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创新,是提升民生服务实效的关键路径,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自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以来,各街道务实推进,将融合理念转化为创新实践,涌现出一批特色案例。“芝罘社会工作”公众号将持续推送“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创新案例,以期相互借鉴,参考交流。

只楚街道锦宏社区常住人口4797人,60岁以上老年居民1035人,占比达21.5%。面对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社交圈萎缩、精神生活单一等“银发困境”,社区以“专业社工引领、志愿服务赋能”为核心,创办“宏心暖夕阳”老年大学,搭建起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枢纽平台,既为老年生活注入活力,更激活了银龄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深层动能。

专业筑基构建闭环体系

专业社工团队深入网格,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精准扫描老年群体多元需求,建立动态“银龄需求库”。针对文化学习、社交重建等核心诉求,社工联动党员、居民代表召开多轮项目对接会,制定《老年大学运营规范》和《志愿服务管理细则》,构建起课程准入、学员管理、反馈优化的全流程制度框架。同时,广纳社区能人,组建涵盖书法、声乐、舞蹈等12类专长的“银龄师资库”,线上搭建课程交流群打破时空限制,线下开辟1500㎡教学空间营造温馨场景,为老年大学的可持续运营筑牢根基。





双师协同激活银龄活力

在专业社工统筹下,老年大学形成“社工管理+志愿授课”双轨运行模式。社工根据 “银龄需求库”动态排课、链接资源,20余名志愿教师发挥专长,每周开设书法、合唱、舞蹈、乐器等课程超20节,五年来累计服务学员600余人次。课堂之外,书法班师生每逢春节为居民写赠春联超千幅,墨香里传递邻里温情;艺术团携舞蹈、合唱、朗诵等节目参与社区文艺汇演70余场次,舞台上绽放不老风采;民乐班定期开展合奏音乐会,让传统韵律在社区回荡。社工定期组织成果展演与表彰活动,更让教学相长的热情持续升温,学员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这些课程不仅丰盈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更成为社区文化最动人的底色。





循环赋能深化志愿生态

社工以老年大学为孵化基地,引导学员从“服务受益者”转为“社区贡献者”,构建“学习提升-志愿服务-经验传承”的良性闭环。依托课程骨干成员,培育出8支社区社会组织队伍,鼓励学员加入队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的“银发互助”;优秀学员经考核成为任课教师,既延续了教学力量,又降低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目前,社区老年志愿者已达200余人,年均开展助老打扫、节日慰演、青少年公益授课等服务50余次,累计服务超300场,形成“银龄教银龄、服务反哺社区”的志愿生态链。





从课堂里的墨香琴韵,到社区中的互助身影,锦宏社区以专业社工为 “针”、志愿服务为 “线”,借 “宏心暖夕阳” 老年大学织就银龄生辉图景。这不仅是文化养老课堂,更是社区治理的 “活力引擎”—— 学员变教师,让知识经验传承;学员变志愿者,让银发力量在服务中实现价值再生。当银发智慧在笔墨、乐声与互助中传递,“老有颐养、老有善为” 的愿景已然落地,为基层治理刻下温暖年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