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0295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5-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8-15 22: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设立“记功簿”是为了达到催化作用,使孩子从偶尔的良好表现中获得自信和快乐,使这偶然行为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为。
同理,把孩子的缺点也白纸黑字地写出来贴到墙上,不断地提示,也可以使这些行为稳定下来——本来想拋弃的坏东西,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让孩子给自己定性,以为那些坏习惯是自己必然的行为。最后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
儿童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成人以为把孩子的缺点写出来,张贴在眼前,孩子就会经常自我提醒,理性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太不了解儿童的特点了。而且,凡是来她家的人都会看到这张纸,这么多缺点挂在墙上,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家长还会担心,孩子的缺点就不要指出来吗?不指出来,他的缺点总也改不了,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那怎么办呢?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对于孩子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时,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复地直接地批评,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
何必把孩子不想示人的一面钉到墙上。纸上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只记“功”不记“过”,效果会更好。
无论是以实物形式还是在自己的内心,父母都要为孩子设立一个小本子。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珍惜孩子的荣誉感,避免惩罚性记录。儿童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
家长应真正从内心欣赏孩子的不成熟,从不成熟中看到美。这样你才容易打开“记功簿”,雨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误,就不由自主地翻开“记过簿”。
做家长的素养和理性就表现在,每当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强化的到底是什么,你采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欢的还是反感的,它对儿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激励的还是抵消的,是跟前的还是长远的,是高尚的还是庸俗的?不思考这些,只是凭情绪和习惯做事,不但达不到目的,更可能丛根本上破坏目的。(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