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658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4-20 14: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值得关注的是,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通过可靠途径获知,四川师范大学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会给所有新生做心理普查,每个学生在学校机房统一填写心理测评量表,校方通过测评表结果判断新生当时及短期内的心理状态。针对出现心理异常的,学校会让心理辅导老师做出干预和预警,严重者需去医院做鉴定。
在入学时参加了心理普查的滕刚,当时并没有出现在这份心理异常名单里。
“但心理测评量表只能测量一个人当下或一小段时间的心理状况,之后根据环境的变化,心理状态也会变化。”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测评中心主任欧阳旭伟解释说。
“还要根据填表人当时的认真程度来判断量表结果是否有效,如果填写者故意隐瞒自己的状态,那量表显然很难测出真实情况。”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宁维卫指出心理普查的局限性。
谈及“如何在问题发生前,就提前觉察并作出干预,避免悲剧发生”,宁维卫指出,在高校内普遍的培养“积极向上、善待生命”的心理健康文化是关键。
宁维卫认为川师大杀人案、药家鑫案等悲剧是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结果。“不尊重和善待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问题的表现,我们应该予以重视”。
对于那些不易觉察的心理问题,宁维卫说:“宿舍是大学的一种载体,是同学们最亲密、最频繁接触的场所。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宿舍也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场所。高校除了更广泛的推广心理健康教育以外,更应该细致地将目光投入到宿舍健康关系建设上,要弥补这一片空白,加强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形成一旦察觉异常状况就及时上报的机制,才有可能提前发觉这种隐蔽性极高的危机,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宁维卫强调:“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并不匹配,有些孩子的内心世界过于苍白与空虚,这不仅仅需要高校的努力,更需要从中小学,尤其是从家庭教育上抓起,形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健康氛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中国青年报 何林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