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64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90后大学生消费调查:月均千元 买装备买名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5: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魔法学堂 于 2016-1-14 15:30 编辑


90后大学生对零花钱消费观呈现明显的两极——

大学生的零花钱涉及的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或者为零的大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为此,新快报发起大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显示,八成90后大学生每月零花钱接近或超过千元(每个月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比近34%,500-1000元的占比为46%)。


零花钱从每月200元到1000多元,从少有兼职到兼职遍地,从没有网购到“人人网购”……时代在变,大学生们的零花钱从额度、来源到消费观都有很大的不同。随着信用卡的普及,花钱随心情,不瞻前顾后,“明日钱今日用”更成为不少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尽管如此,这群被标签为最有个性的90后大学生们,对零花钱消费观呈现明显的两极——花钱如流水的“小土豪”不少,自赚零花钱存小金库的也不少见。


A

买装备买名牌, 吃饭餐餐都要去高级餐厅

花钱厉害,生活条件优越,是不少90后大学生共同点,而“明日钱今日用”更成为不少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在广州某重点大学读书的小贝(化名),她的零花钱就让不少同学咂舌。家庭条件优越的小贝,从小的消费水平就高。上大学后,小贝每月的花销更是厉害,平均下来,每月大约2万元左右。


这么多钱,怎么花?小贝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几乎不在学校吃食堂,都是去外面很好的餐厅吃饭。同学眼里的小贝是个特别豪气的女生,穿的衣服、用的包包都是Chanel、Burberry等国际大牌。“她的衣服从来没有重样的,买到的东西,觉得不合适就直接送给同学。”此外,小贝也很爱玩游戏,“好的游戏装备,也要费不少钱,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B

自赚零花钱存小金库,有种被肯定的感觉

不过,在90后大学生中,既有如小贝一样花钱如流水的,也有自赚零花钱存小金库的。外表文文静静的小静,其实是一枚特有主见的“女汉子”。


虽然家里条件不错,但研究生三年,她靠着做翻译、做家教、当培训老师等,不仅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还存了数万元的小金库。对她来说,“赚钱是种乐趣,用自己的钱完全可以不受拘束。”


如何靠自己活得洒脱?大学期间,小静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给加拿大的英文报纸做翻译,一天可以赚几百块;同时在培训机构当导师,教人考研技巧,一年下来也有不少。为此,去年国庆期间,她基本没出去玩,因为要网络授课。此外,她还在商会实习,每月有固定工资。就这样,除开平日开销、假期给家人的礼物,毕业时她就存了几万块。


自己赚钱苦吗?小静笑着说:“从来没觉得苦啊,我就是喜欢自己赚钱自己花,然后给家里奉献的感觉。”小静透露,她也有自己的“规矩”,“我从不去做苦工,而是一边学习一边赚。拿知识赚钱,轻松又愉快。能学到东西又有一种被肯定的感觉,真的觉得学有所用。”不过,这样的小静确实很忙。


70后

“当时学校的伙食也便宜,如果没有什么其他开销,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200元左右”

在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的小严是1996年上的大学,回忆起20年前读大学时的情景,她感慨道:“我们上大学那会儿都挺穷的,整体消费水平都不高,跟现在的孩子真是没得比啊。”她也给新快报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那时我们每学年学费600元,住宿费400元,与现在动辄成千上万元的收费标准相比,算便宜的了。”


小严说,当时同学们都比较节约。学校附近有个批发市场,每学期开学的时候,大家都会把牙膏、洗发水等一学期的生活用品采购齐全,能省下不少钱。“当时学校的伙食也便宜,如果没有什么其他开销,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200元左右。”


小严回忆,当时宿舍里没有固定电话,一幢宿舍楼,只在传达室里有一部电话,传达室的阿姨在楼下用喇叭叫人接电话可谓是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当时花几十元买的旧自行车基本上是每个学生的必备品,“校内校外,全都靠它”。伸手就打出租车是上大学时的小严从没想过的。


现在在一家公司当老总的徐先生,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广州上大学的。他告诉记者,即使是广州本地经济条件不错的孩子,每月生活费也就200多元,“那时没有网购,买个名牌要去友谊,大学生大都没有追星和追名牌的概念。”不过,因为经济并不十分发达,那个年代,大学生要兼职赚钱的机会也不多,“只有很少的同学,会去一些知名的餐厅兼职赚钱。”


80

后“对于普通专业的学生来说,一个月800-1000元的生活费,就已经绰绰有余”

80后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在大学生活零花钱方面,比70后大学生富裕了不少。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80后大学生每月零花钱可达到500元-800元。那个年代,对于开始火爆的80后艺考生来说,除了学费较高外,大学生活的零花钱更显“富裕”。


出生于1984年的硕子,就是一名摄影专业的艺术生,他告诉记者:“那时我们的学费大概在8000元左右,与其他普通类专业相比,价格高了不少,所以相对来说,班上同学的家庭相对富裕。”1000元-1500元的生活费,在硕子班上属于平均水平。


“其实对于普通专业的学生来说,一个月800-1000元的生活费,就已经绰绰有余。”硕子回忆道,“还能偶尔出去开个小灶,跟同学吃个烤串什么的,平均一天大概20-30元。”但对学摄影的小硕来说,1000元却稍显不足。对于一周需要拍5-10卷胶卷的小硕来说,这才是每个月零花钱的“大头”。小硕说,“如在学校办个影展,那更是要将一个月的生活费搭进去。”照片放大、简易装裱、租木架等都需要用到自己的零花钱。


“那时候,谈恋爱花费不多,在学校50元左右就够两个人吃了。”小硕说,“平时出去也最多是去逛公园、爬山等踏青。”那时,给女朋友拍好看的照片,比送衣服更讨欢心。


那么,钱不够花的同学怎么办?80后的林格量表示,大学读书时自己靠做小生意补贴生活所需。“大三大四时,运气好接了一些活儿,每月高时能赚到3000元左右。”不过,因为不懂理财,赚得多也花得多。对此,他也有些遗憾,“希望如今的大学生们还是要有点理财意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一些随着时间会增值的投资。”(新快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