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8279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2-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两位妈妈在超市聊天,一个妈妈说:“我家的孩子最近总是发火,我越是叫他停下来,他就越是要大吵大闹!”另一位妈妈却说:“我家小孩在幼儿园总是被欺负,因为他完全不会和别人计较,一点儿火气也没有!我也很着急!”
猜猜怎么了?他们的孩子都需要学会表达【良性愤怒】
当孩子生气发怒了,家长总会告诉孩子“别哭”或者“没什么好哭的”,却没有意识到这会导致孩子只好选择不良的宣泄愤怒的方式。这种抑制情绪的方式其实是一种“冷暴力”,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
良性的表达愤怒是健康的,就像手指被划破之后,你的身体会立即反应,收缩血管,释放白细胞一样。心理的创伤要修复也需要经历这样的一段过程,倘若情绪中的信息没有被及时地释放与解读,我们心里就会留下一条无法闭合的伤口。
“没什么好哭”效应会带来以下两种情况,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1、阻止孩子表达愤怒会让孩子产生羞耻感。孩子不能把个人情绪与自我形象分割开来,当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却被告知“没什么好哭的”,会让他们认定自己是坏孩子。然而,家长以大声、有害的方式表达愤怒或者暴力行为,会成为孩子的模板,当孩子发怒也会非常可怕。
2、孩子再也不发怒了。这时孩子会在处理情绪的时候创造一个“虚假自我”: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这种孩子长大后很难从“假我”中剥离出真实的情感,结果将会带来“压抑”、“消极抵抗”等状态,并且显得肤浅。因为他们将能够拓宽深度和塑造品格的情绪都一并隐藏起来了。
家长如何引导才能让孩子表达良性愤怒呢?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并实践良性表达愤怒。在生气时尝试正念法能让自己觉得更舒服,对愤怒的抗拒往往会加剧怒气
其次,对于孩子的愤怒表现家长可以首先采用承认接纳孩子的愤怒情绪,“我知道你现在非常生气,好像有个皮球在肚子里,快要爆炸了,我也有过”
然后吧,采用“积极time out”转身走开让彼此有时间冷静;“现在你需要暂时离开,找个地方恢复平静,等你准备好了,我们再来讨论你生气原因是什么,我等着你”
最后,别忘了事后总结。孩子大致回复平静,可是心里的困惑还是没有解开。你可以让孩子躺在你的怀里,听听孩子说他刚才经历了什么,问问他是不是有其他的解决办法,相信不生气的他鬼点子一定比你多!
切记不要长篇大论你的想法,告诉他他应该怎么去做!因为生气的并不是你,你这么一说,就等于在否定孩子的情绪,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谁说“幸福的家庭”不发火?不同的是,我们无论愤怒还是和好,都在一起啊!(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