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1983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职场分享] 没有深度思考,所有努力都是扯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14: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故乡的海风 于 2018-4-10 14:00 编辑



“深度思考”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训练逐步养成。但一旦养成习惯,就不会觉得辛苦,反能成为乐趣。



作者 | 艾菲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一年在通过私教进行健身,她给我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在这一年里她一共遇到过6位教练,每位教练在给她上课之初都会询问她究竟想要怎样的身材,她的回答都是“维密的身材”。

于是,前5位教练给出的策略都是与其他女性健身者相差无几的健身策略 - 先减脂后塑形,只有最后一位教练没有当即给出健身方案。直到第二天,这位教练才跟她说:“我回去看了维密秀,仔细研究了维密的身材。我发现,她们并不仅仅是瘦,不是那种纸片人的瘦。

相反,她们的身材非常立体,背部、肩部和腰部的曲线十分明显,有三个显著要素,分别是紧致、曲线感和力量感。所以,维密身材的本质就是紧致、曲线感与力量感的完美融合。如果要想拥有维密的身材,那就需要在完成减脂之后,着重完成这四处肌群的强化训练。”

这个故事正是一个关于“深度思考”的例子,虽然思考的对象并不是特别深刻的问题或概念。



/ 01 /
什么是深度思考?

我认为深度思考就是不断逼近问题本质的思考。

为什么说是“不断逼近”呢?
因为深度思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做到在第一次对某问题进行思考时就触其本质,但却可以在一次次的自我追问与深度思考后,越来越接近它的本质,直到有一天终于触及那个本质,并将它言简意赅的表达出来。

比如“自由”是什么?清晰说出它的本质可不仅靠一次深度思考就能做到的。
如果将这个定义具体化,可以看到它有如下5方面的表现。

1、精准的用词和打比方
著名的商业咨询顾问刘润曾说“所谓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
只有在洞察事物的本质后,才会联系到大家所熟知的事物,从而打出精妙的比方。

比如,刘润老师在文中举例,小米生态链的负责人刘德跟他说“小米生态链中为什么会有很多既不‘高科技’也不‘智能’的产品,原因是这些生意对于小米而言是‘烤红薯’生意。小米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亿用户,其中2.5亿是活跃用户,他们除了需要小米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科技产品外,也需要毛巾、床垫等高品质日用品。

所以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耗散掉,不如利用这些流量来转化一些营业额。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它的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助余热顺便来烤一些红薯。”这个“烤红薯生意”,就是因为洞察了这种生意的本质,而这无疑就是深度思考的结果。

2、对各种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有清晰的理解和表述
喜欢深度思考的人常会痴迷于一些重要概念的定义。

比如:“什么是爱?”
佛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中给“爱”这个概念下了定义,“真正的爱是要唤起对方的生命力,也就是要丰富别人的。”像这样对概念的清晰理解与表述,绝对是经过很多次“深度思考”才能得到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爱的定义则是”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

比如:“什么是幸福?”
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对“幸福”这个概念的定义也进行了多年的求索和深度思考。在他的幸福1.0版本中,他认为幸福就是生活满意度,包含有三个不同元素: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

十年之后,他又提出了幸福2.0。此时,他将幸福定义为生命的丰盈和蓬勃,包含了五个元素:积极情绪、投入、意义、人际关系和成就。正如我之前所说,深度思考往往不是一次性的思考,更多时候它都是持续的思考状态。在这样持续的思考中,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直至触及。

然而,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阅历,没有看过足够的书,单单只凭“深度思考”怕也是无用。阅历、阅读和与人交流就像是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可以不断催化“深度思考”这个过程,帮助它一次次地发酵,最终走近问题的本质。

3、“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刘未鹏在他的《暗时间》一书中写道,“看一个问题的解法,必然要看其解法所诞生的过程,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具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否则这个解法就只是一个问题的解法,记住了也无法推广。”而相反,如果我们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我们就能提炼出更具一般性的解决思路与原则,这种思路和原则就可以被迁移去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

举例来说,你看了一个电影,连连称好。我问你“好在哪里?”你说“很感人”。这个简单的回答显然是没有经过“深度思考”,这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4、比一般人有更多更深刻的自我觉知
常常深度思考的人,不论对概念还是问题都会有持续的思考。这种习惯也会迁移到对自己的探究之中,从而拥有更加深刻的自我觉知。
举例来说,你发现每次只要男朋友拒绝了你约会的要求,你都会非常生气,即使他的拒绝理由十分合理。

这个时候如果能进行深度思考,也许你会发现,每次都生气的根本原因在于你有一个十分强烈的EGO(自我),这个强烈的EGO让你很难心平气和的接受拒绝。然后你继续思考,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强烈的EGO呢?

这个问题很难马上就有答案,但随着思考的深入和在脑中长时间的停留,你最终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样的过程就是自我觉知。

5、比一般人更能发现规律、趋势以及掩盖在趋势下不变的东西
看到一件事只想到一件事,看到一个问题只想到一个问题,而不是发现背后隐藏的规律,这样的人显然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14:0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 02 /
为何需要深度思考?


1 、“大脑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因为习惯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

2、“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

3 、每个人都有一个更高的自我,更高的自我会对很多终极问题产生疑惑,深度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持续探寻、给予回答,从而拥有更加丰盈和蓬勃的人生。

4、 深度思考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当你在持续深度思考后忽然明白了某个重要概念,你就会体会到那种极致的成就感。而马丁·塞利格曼则说,成就感是获得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

5、 我们需要通过深度思考去获得更多更清晰的自我觉知。
即使面对同样的痛苦与挫折,有自我觉知的人会走的更有信心,而缺乏自我觉知的人会一直走在混沌之中,所以走下去的最终结果会有天壤之别。




/ 03 /
如何进行深度思考?


1、 向自己发问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让我们无限的探究下去,从而帮我们形成长期的、一贯的思考路径。所以,深度思考的关键就在于向自己发问,而且常常不是只问一个问题就结束,而是持续的问下去。

比如:当你要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你可以先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然后再一层一层地问下去。

2、 情绪的无纷扰
我们只能在水面平静的时候才看得清上面的倒影,也只能在情绪无纷扰的时候才能看得清问题的本质。

3、 思考要有持续性和开放性
对于复杂问题,我们往往无法在一次深度思考中完成;相反,我们需要在思考中不断地接纳各种输入,包括自己的阅历、阅读以及与人的交流,然后再思考,再接纳输入,直到最后洞察本质。




从昨天到今天中午,我与几位朋友分别进行了深度对话,帮助他们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自我认知。其实这也是“深度思考”能力的一种现实转化。

“深度思考”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训练逐步养成。但一旦养成习惯,就不会觉得辛苦,反能成为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4-11 17: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值得深思的好文,“深度思考”是一个非常棒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4-27 20:4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只有思考的不断深化,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