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638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2-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4-18 12:0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们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或者说,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朋友?
卡莱尔•纪伯伦在《友谊》里有这样的两段对话:“你的朋友是来回应你的需要的,他是你的田园,你以爱心播种,以感恩的心收成。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灯,因为你饥饿时去找他,又为求安宁寻他。”
“把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让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才找你的朋友,又有什么意思呢?找他共享生命吧!因为他满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满你的空虚,让友谊的甜蜜中有欢笑和分享吧!因为心灵在琐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变得清爽。”
在农业社会时代,友谊是单纯的,因为其中比较少有利害关系;在少年时代,友谊也是纯粹的,因为多的是心灵与精神的联系,很少有欲望的纠葛。
工业社会的中年人,友谊常成为复杂的纠缠,朋友一词也变质了,我们很难和一个人在海岸散步,互相倾听心灵;难得和一个人在茶屋里,谈一些纯粹的事物了。朋友成为群体一般,要在啤酒屋里大杯灌酒,在饭店里大口吃肉、一起吆喝,甚至在卡拉OK这种黑暗的地方,对唱着浮滥的心声。
从前,我们在有友谊的地方得到心的明净,得到抚慰与关怀,得到智慧与安宁。现在有许多时候,朋友反而使我们混浊、冷漠、失落、愚痴与不安。现代人都成为“河流型”“池塘型”“波浪型”的格局,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少了。
在现代社会,独乐与独醒就变得十分重要,所谓“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就是一下午静静地坐着,也能安然;
所谓“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那么,何不独自醒着呢?
只有我们能独乐独醒,我们才能成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冲来的时候、在池塘满水的时候、在波浪推过的时候,我们都能包容,并且不损及自身的清净。纪伯伦如是说:
你和朋友分手时,不要悲伤,因为你最爱的那些美质,他离开你时,你会觉得更明显,就好像爬山的人在平地上遥望高山,那山显得更清晰。
本文摘自林清玄最新作品,《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