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珠峰看日出 于 2016-7-27 14:15 编辑
从2015年9月加入算起,被裁时张悦刚在房地产网工作半年,通过试用转正不久的她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裁员。“那时断断续续会有其他部门的人会因调岗这种变相裁员而主动离职,也有试用期的员工被无理由直接辞退。但当时我负责的那款APP,用户之类都做得不错,而部门里仅有的3人要做的活很多,想着我是安全了。”张悦告诉界面记者。直到一天快下班时被要求留下开个会,她等到晚上8点左右才得知整个部门都被裁了,包括已来这三四年的小领导。
“我当时就懵了。”张悦回忆道,自己那天心情十分复杂,很晚都没能睡着。但她的愤怒是之后才被激起的。被告知裁员后,张悦和她的同事每天边找工作边继续去公司上班,却一直没等来人事办理离职手续。“大概过了一个多星期都没来找,我等不住去问时人事还装不知道。”当张悦提及赔偿一事后,表示会再来联系她的人事再次杳无音讯。最终等着入职新工作的她只能气愤地被迫主动提出离职。“没事做也没人管,前后拖了半个月,实在不想再耗着了。”
随着大家各奔前程不想再招事,原本想过与同事联手要赔偿的张悦也只好无奈认栽。张悦说:“不过我现在的工作比之前好多了。”
第一次失业,张悦感慨的是塞翁失马,王含就纯粹把它当成了一段奇特的人生经历。“这带薪上网的机会可不常有啊。”毕业才一个多星期被裁的她甚至没有任何心伤,反而觉得这一切还“蛮有意思”。“互联网公司本身流动性就很大,我们公司员工平均也才24岁。
不用考虑养家糊口,平时也就是一群说辞就辞的人,大家也都仍笑容满面的。”在得知自己被裁的那一刻,王含反而有种心里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之感。“说句实在话,如果公司遇到这么严重的问题,我迟早也是要走的。如果这次没被裁,而我自己又撑不住了,那岂不更尴尬。”她很快像讲故事一般把失业消息告知了自己的一众亲朋好友。“没准可怜我还能请我吃顿饭,当然也是希望他们能在近期帮我留意一下工作机会。”
与还没经历太多波折的张悦和王含不同,失业三次的李巍对未来忧心忡忡。2015年10月,错过了应届生校招的他,在北京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找到合适工作。“找工作太难受了。那时用两个账号,每天在拉勾网投20家,智联招聘大概50个,Boss直聘10个。”焦虑的李巍为了有实战经验,只能选择压低自己的工资。到了2016年3月,再次被裁的他又花了半个月找到工作。
“没想到现在又回到当初了。而且现在的情况,比去年年底情况还差,根本没有什么机会。说句实话,我能力虽不出众,但也不差。然而投简历一个星期,只有一两个回复。”李巍苦恼地表示,随着经历三次裁员,他从气愤转为无奈,到现在只剩下对大环境的担忧。
图片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证明李巍感受到的就业难情况是存在的。Boss直聘最新人才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公司整体缩招,招聘市场的“金九银十”黄金定律在去年九、十月也失效。作为传统的旺季,2015年第四季度月招聘体量与每年招聘最低谷2月相当。而猎聘数据则表明,受资本寒冬影响,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全行业人才紧缺指数就一直在下滑。到了2016年,招聘淡季的一季度就业形势触底,人才供大于求。
糟糕的是,让90后也心生畏惧的这轮资本寒冬似乎还看不到尽头。“看上去寒冬期比我们想象的要长,至少未来6到12个月,我没看到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猎聘网CEO戴科彬在最近接受界面等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希望有更多创业公司拿到融资之后快速增长,让更多的毕业生能够就业,这对社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趋势。只是说现在资本的风一停之后,整个链条都变慢了,我感觉未来的一年,包括明年毕业的学生就业会更加艰难。”
还会有更多创业公司在洗牌中倒下,另一方面,各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明显下降。据Boss直聘数据,互联网行业招聘体量大幅下滑,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O2O等细分领域整体薪酬下降3.5%至10.2%,其中O2O领域首当其冲。
即使是心态乐观的王含,在下一份工作的挑选时也趋向于求稳。“我会留意桔子IT上的融资消息,先找到广州地区已完成C轮融资或已上市的公司,再去查该公司的官网看招聘信息。”王含也尤其看好那些近期刚融到资的公司,“因为它们会正在大量招人,另外资金也不用担心。”
与经历下岗潮的父辈相比,王含所代表的一批90后还是多了一份淡然。“尽管这次找工作机会很少,但我的简历也长了。这半年的工作经历,也起码找到了一个自己擅长并喜欢的职业方向。我也没那么愁,大不了回家考研呗。”她语气轻快地表示,“我们只是大船上的小蚂蚁,可能只要抱住一粒米就能活得很好了。” (据采访对象要求,王含、张悦、李巍均为化名。)(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