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查看: 27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其他] 亲爱的同学,你还抄句子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17: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文:斌斌姑娘

说到抄句子,深夜的朋友圈里诱出了一群晚上不睡的文艺青年的回忆。黄姑娘在中学时攒了一堆摘抄本,从言情抄到武侠,从华丽骈文抄到心灵鸡汤。一到写作文时先翻一遍,再下笔就如有神助。

“可现在都多久没好好看书,别说摘抄了。”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黄姑娘说。

雪娟当年的摘抄本是班中“爆款”,经常被同学借去转抄,她由此相信“自己品位非凡”。

还有连昆同学得意地说:“我作文写得挺好,同学们都来抄我的。”

每个人抄句子的历史几乎都可以上溯到小学时,语文老师会让我们准备一本“好词好句摘抄本”,有同学提醒也有叫“撷珍集”这样风骚的名字,这不重要。总之不管叫什么,功能是一样的——抄句子,目的也是相似的——写作文。

我至今记得,当时特别欣赏一个“好句”,大意是“童年就像一个美丽的首饰盒,一件件童年趣事就像盒子里璀璨的珍珠”。这句话稍加改动,用在各种作文的开头,老师都是要用红笔画波浪线表扬的。

我们这样的人长大了,撞上了互联网时代,抄句子居然也能成为惺惺相惜的原因。创建于豆瓣的“句子迷”小组,有多达26.4万个成员,还有自己的豆瓣小站、网站、微信、微博。小组的友情链接是“慢时间网站”——抄句子大概是一件“从前慢”的事情。

小组最热的一个帖子是“进来写下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有1万多个跟帖,“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句子的来源有书本、歌词、台词,有不少是一代人曾经的集体记忆。抄下来的理由是喜欢,喜欢的理由往往是因为情感的共鸣。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难怪当没有了写作文这个功能后,我们抄下来的句子,以情话居多。

互联网时代,拿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少,但抄句子这个事情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换了种输入法,各种笔记软件在手机和电脑上大行其道,云存储功能还使抄下来的句子能够随时翻看。

端午节时,云华去湖北秭归采访,在当地读到了屈原的一句诗,“举长矢兮射天狼”。想到这位两千多年前的诗人,有如此保家卫国的豪迈气概,云华当即就掏出手机记了下来。

贺哲哲也很久没有手抄句子了,现在看到喜欢的句子,就用手机或电脑记录下来。隔一段时间反刍,觉得不再有意义就删掉,一切简单高效,就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据说当年喜欢收集干脆面里的卡片的孩子长大后,就喜欢上了收集春晚的五福卡;当年喜欢抄句子的孩子长大后,好句子也有了一个新的展示空间——做QQ状态、发朋友圈、做微博签名……拼的仍然是格调。于是,江湖就有“如何优雅地发朋友圈”“朋友圈图片说明指南”等秘方流出。

还有一部分有天赋的孩子长大后转战段子手界,成了生产句子的人。只是,当年轻人面对这个和作文不太一样的世界时,流行的句子也从“撷珍”变成“如何正确地吐槽”。比如“虽然你长得丑,但你想得美啊!”,等等。

于是,想起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抄过的一类句子,“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来形容时间飞逝,常用于期末总结。不过抄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时间真的就这么过去了。

年轻时做的记录,老了之后就是生命的回忆录。贺哲哲曾经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一摞收据本,拿来抄句子,长度正合适。“并不想这些句子在哪天派上什么用场,记录的是当时读到佳句时的怦然心动。再回首时,读到的就是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