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4860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5-3 09:2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懒”背后的道德攻击性:
最后一定要说的是:“懒”这个词背后有道德攻击性。
因为历史原因,“拖延症”一词的定义一向很混乱,不少人给自己贴上“拖延症”的标签,未必是为了改善拖延,甚至未必真属于拖延者,而只是图个好玩、凑个热闹,有时还会说“反正我是拖延症,所以……”。
这在另外一些人看来,难免觉得矫情,甚至是在推卸责任,自然会有“得了吧!你只是懒”的反击。
但我想强调:这种反击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会伤害无辜。很多拖延状况严重的人,其实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他们根本不属于“懒”。
中文**里提到,“在许多社会和宗教里,懒惰往往被视为道德上的罪恶”。而严重的拖延者当中,也有很多人会把“懒”看作道德问题,并且因此加剧了自我谴责。
其实,很多严重的拖延者,在痛苦程度上是不亚于抑郁症患者的,只因为拖延症不是个医学上的诊断名词,他们无法得到大夫们的支持。
如果连用个“拖延症”的说法都要被奚落,未免也太残忍、太不人道了。
还有,如果只是平常聊天,说“拖延症”还是“懒”,可能还只是个好玩的问题,但要是你老板认定了你是“懒”,就一点也不好玩了。很多老板把“懒”看成态度问题,肯定不会满意你这么“懒”。如果大家都盲目地以为“没有拖延症,只有懒”,认为拖延行为都是出于懒,必然造成很多误伤。
没有”拖延症“,也没有”懒“你不是因为“懒”才不做事,而是因为不做事才被定义为“懒”。你要想改变懒,唯一的办法做是做事。
所以“拖延”和“懒”在心理层面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你是否相信这一切都是可以自控的。如果做一个类比,说拖延是因为“懒”,约等于说“没钱”是因为“穷命”。说错了吗?倒也没错,但就无法控制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打算接受自己的拖延,那干脆就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懒人”。多好,说不定比那些“勤快”的人还幸福长寿些。正如你不打算挣钱的时候,就把自己定义成“穷命”一样。
要想安于自己的选择,这个世界上有的是好说法:执行力低,缺乏意志力,毅力不足,等等都在此列。当“拖延”变成“拖延症”,这一字之差的“症”字,似乎也正开始承担类似的功能。
所以我在努力地普及这个观念:没有拖延症,也没有懒,只是你自己不情愿做事。(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