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37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娱乐八卦] 读《宿命:孤独张艺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reimh49487890 于 2015-12-3 22:47 编辑
这些年,我一直在讲授《影视编导》课。其主要内容就有“中国六代电影导演”这个专题,而内中就要突出张艺谋,因为他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1988年他执导的电影《红高粱》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这是我国内地电影导演首次在世界几个最有影响的电影节之一摘取了大奖,非常难能可贵。我最欣赏的是他1993年拍摄的电影《活着》以及《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千里走单骑》等,当然也对他的某几部电影不甚感冒。因此,在讲课中总是要多次介绍与评介他导演的一些我喜欢的电影。为了更好地评价张艺谋的作品,却往往难在苦于寻觅与之有关的一些幕后材料,只能是凭直感,觉得他本人的性格内敛,而拍片敬业。2000年,女影评家李尔葳出版了《张艺谋说》,我立即就买来阅读。前不久,得知女作家周晓枫的《宿命:孤独张艺谋》(下称:《宿命》)出版,我就迫不及待买来吞读。读毕感触良深,一个有血有肉的张艺谋终于跃然纸上……

其一,有血有肉,如见其人。许多文学大师都强调:“文学是人学”,文学总是应当写人,写人的命运、人的性格、人的思想感情、人的内心世界,写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只有深入揭示人物的灵魂,才能深刻地影响人的灵魂。我认为。周晓枫撰写的《宿命》,正是在“人学”上做了很好的努力。周晓枫自2006年起就一直担任张艺谋的文学策划,亲自经历并耳闻目睹了他的一些真实事件。我原本长期认为张艺谋话语极少且不善言辞,而《宿命》则出乎意料地披露:工作中的张艺谋是个极为典型的话唠,“他能连续十几个小时地说,长年如此”,令与他共事者,人人自危,避之不及。这都是我之前始未料到的。而周晓枫在书中指出:超常的优点和惊人的弱点,极端地汇聚在张艺谋这一个体上。他属于那种超级忍耐的性格。《宿命》写到了张艺谋当年与巩俐的情殇,他打死也不说;后来与张伟平的分裂,他同样打死也不说。薄冰履过、烈火煅过,舆论的拷问从来就没停止过,可他不说、不说、就不说!别人踩了他的脚,他不吭声;踩出了血,他不吭声;都踩成残疾了,他才找个机会一声不吭地拄着拐走开,找个地儿自己疗伤去了。这本书还客观记录他与张伟平的亲密无间到“号称‘兄弟’的两人割袍断义”的决裂过程,谈及张艺谋与巩俐分手始末,以及首次回应网络上口诛笔伐的超生风波等等热点事件。除了劲爆的内容爆料,周晓枫更从张艺谋这个人出发,将他的工作、家庭、事业、兄弟、朋友、恋人逐一进行了梳理与描述。作者卸下张艺谋名人的光环,直白而大胆地评论,将张艺谋交给读者,优点突出,缺点赤裸,是隐忍还是懦弱,在书中周晓枫给出她心中的答案:一个她眼中的张艺谋,一个在宿命中沉浮的张艺谋。正因为如此,一个血肉饱满性格鲜明的张艺谋一下子就跃然纸上。毫无疑问,这是《宿命》最为吸引我的特点。

其二,注重细节,引人入胜。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愈加丰富。周晓枫的《宿命》就非常注重细节的描写,这也是很出彩的。她在开头写到2006刚刚加入张艺谋工作室时,发现这里剩下维护运营的只有三人:她与助理庞丽薇、司机小侯。庞丽薇还身兼会计兼出纳等职务。她原本想象的国际团队沦为现实中的草台班子。当时连个正式的办公地点也没有,平时开会地点几乎都在东三环京瑞酒店的咖啡厅。再如,张艺谋平常算是慈眉善目的,可在探讨剧本期间,他显得“暴躁”。张艺谋与编剧加上不定会给谁帮腔的作者,争论的声音经常越来越高,像是群殴之前的过门戏。窃以为,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细节描写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刻画张艺谋的人物性格,以及烘托环境气氛与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其三,文笔清新,诙谐幽默。周晓枫在《宿命》中,就充分体现了她驾驭文字的功力。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我们的语言也在潜移默化地与时俱进更加趋于口语化。比如在谈及作者从没见张艺谋打过一个哈欠。但偶尔一次短暂的瞬间,张艺谋困得热泪盈眶,她夸张地写道:“他像鱼一样不停开合的嘴并没有像被口腔医生检查喉咙一样张大到鳄鱼的程度。”张艺谋有腰伤,就形容他“走路姿势怪异,是迈克尔·杰克逊太空步的拙劣翻版——他上身保持不动,力图通过步伐的平缓运动,徐徐地飘移进来。”张艺谋召集创作人员研究剧本,总是不停顿地加班加点,令人难以忍受。作者常常“需要连喝数杯咖啡,才能聚集能量。”一次,不小心让张艺谋得知后就立马用深切同情的态度做出回应:‘哎呀,刚喝咖啡?那别把能量浪费了,咱们接着谈。’我恨自己多嘴,只差跟地下党似的把自己舌头咬下来。……这次遭遇,让我体会到,什么叫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周晓枫还写道:“创作《poppin靴子》的时候,张艺谋要求达到‘可歌可泣’,四五年下来,剧中人是不是可歌可泣不知道,因为好多情节都被他“可割可弃”,像我这样的工作人员,到最后,不可歌、不可泣——唱不出来也哭不出来了。”在《宿命》中这样清新、诙谐、幽默、俏皮的语言确实不少,既生动形象,又能引人捧腹,更加有助于让张艺谋跃然纸上。

总之,我还是很赞赏周晓枫用这些手法来介绍张艺谋的。相比之下,我就愈加反感那些只是依靠蜻蜓点水般地远距离“采访”,或是道听途说,甚而臆想揣测以至无中生有,制造出来的“八卦新闻”、“狗仔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