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127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11-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宁静的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父子。
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父亲静静地坐在旁边。
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
父亲喃喃地问了一句:
“那是什么?”
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
“一只麻雀。”
说完继续低头看报。
父亲点点头,若有所思。
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
“那是什么?”
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
“爸,我刚才跟您说了,是只麻雀。”
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自看下去。
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父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
望着地上的麻雀,父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
“那是什么?”
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父亲说道:
“一只麻雀,爸爸,一只麻雀!”
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
“摸—啊—麻!七—跃—雀!”。
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父亲。
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
“那是什么?”
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父亲大嚷:
“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
父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儿子不解地问:
“您要去哪里?”
父亲抬手示意他不用跟来,径自走回屋内。
麻雀飞走了,儿子沮丧地扔掉报纸,独自叹气。
过了一会儿,父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
他坐下来翻到某页,递给儿子,点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
儿子照着念起来:
“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
儿子问了我 21 遍‘那是什么?’
我就回答了他 21 遍‘那是一只麻雀。’
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
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
心里想着,我的乖儿子真是可爱……”
老人的眼角渐渐露出了笑纹,仿佛又看到往昔的一幕。
儿子读完,羞愧地合上本子,强忍泪水张开手臂搂紧父亲……
原来,父亲不是老糊涂了,只是看到麻雀,回忆起往昔父子间的亲密,故意反复提问。
日记本中那个可爱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不再追着爸爸问“那是什么”,却只是低头自顾自看报,对于身边的父亲,不再关怀。
往日的温馨已成追忆,眼前的他,仅仅被父亲问了四遍就极不耐烦,火冒三丈。
这是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足五分钟,却浓缩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
21 与 4 之间的差距,
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
是儿女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亏欠。
那里面蕴含着太多牵挂,
从小到大,从生到死,
伴随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始终如一。
父母深挚的爱,
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毫无保留,毫无怨言。
因为不求回报,才更加难以还清。
如果父母老了:
不要责难他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裤,他们也曾因此为你擦屎端尿;
不要怪他们弯腰驼背脚步迟缓,他们也曾扶着你直起腰杆,蹒跚学步;
不要嫌弃他们把饭菜与口水流在衣服上,他们也如此为你喂过饭;
不要烦他们言语唠叨含混不清,因为你曾经的牙牙学语,叽叽喳喳, 他们却当动听的歌来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