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3773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5-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二手烟灰 于 2016-3-4 14:10 编辑
那些理财公司比街上忽悠老人买保健仪器药品的都可恶,10%的收益纯吹牛,资金链一断他们就跑路,老人那么大岁数哪受得了,他们根本就是吃人肉的。
据我所知,烟台的各个银行所有的理财,均是口头承,没有写在合同上的。并且这种操作方式已经经过银监局备案,银行大厅的理财师,也都是银行系统内部考试认可的,说白了就是为了揽任务方便。我妈曾经被光大银行骗,7万本金4个多月少了1万多,自此,无论什么银行的理财,我都不敢买,宁肯存利息。
去银监局反映,银监局管信访的科长站在银行角度,直接跟我辩论理财有风险的问题,我跟他谈具体合同法合同要件及办理漏洞,他就说他自己不懂银行业务,跟他说没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