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394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4-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seavenz99 于 2015-7-27 09:41 编辑
烟台发展速度落后于青岛原因——区位优势。在青岛未被德国人划为租界前,烟台的经济总量、发展规模远超青岛,例如大家都比较知晓的登州府,戚继光抗击倭寇,烟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等。直到德国人**,特别是修了一条胶济铁路后,烟台丧失了通往内地的优势,大批货物不再经过烟台,而是直接转向青岛,所以青岛开始了大发展、大超越,直到现在一个是计划单列市,一个是小地级市。直到现在老烟台还有一股子牛气劲,就觉得一提胶东,就是烟台,其他都是西埠赖子,找老公就要找五区,而且祖宗八代都要在五区……烟台较之青岛发展落后最大的原因就是交通。
再说说烟台和威海比较。老实说,本人对于威海还是有一定感情的,84年前烟威还是一家人,大家往来比较密切,看看现在烟台无论政府还是企业,甚至是市井之地,操着一口东县口音的人还是很多的。84年分家之前,东县的荣成、文登,甚至是环翠等地区,因为有海洋优势,经济发展规模早已在烟台各县市区位列前茅。加之改革开放之初,东县离南韩、日本较近,成为天然的走私良港,据传东县某地党委政府亲自出面,出动武警对走私货物进行运送,走私已经成为政府层面的潜规则。90年代初,烟台、青岛等地遍地都是右舵小轿车,大部分都是从东县那边走私上岸的,当地政府为此中饱私囊了很多,直到今天,南韩走私的爱喜香烟绝大部分也都是从威海地区上岸的。东县自古在烟台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区域,有了这么个经济来源,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可想而知了。
评价一下青岛、烟台、威海三地的土著人思维吧。青岛最然发展的很快,但是对烟威地区的人民还是有天生的好感的,比起以济南为代表的西埠赖子,青岛对胶东人民有天生的好感;烟台对于青岛有很大的好奇,也很羡慕,但是却没有恨,这个和威海恰恰相反;威海对于烟台有天生的逆反心理,甚至有点仇视鄙视心理,好像84年前烟台是威海的殖民统治者似得。威海处处要和烟台比,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发展,烟台自古有个上夼,现在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别是上夼西路美食街,名声还是有点的;威海也给自己一个小山头起名叫上夼。烟台70年代建的接待中央和省里领导的“国宾馆”取名叫做东山宾馆,威海一看咱也不能落后,给自己的宾馆也起名叫东山宾馆。威海土著特别在意别人评价他们与烟台的发展,一直强调威海发展速度最快,没几年就会超过烟台,哎!身为外省人的我,说句公道话,小城市有小城市的生活环境,干嘛非要和烟台纠缠不放呢?有本事你超青岛我看看?
最后归纳总结一句,烟台的发展不必和青岛、威海比,各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咱自己和自己比。什么时间老百姓能够解放思想了,坛子里面找对象的不再以五区人为前提了,什么时间能够有一个干事创业、思想领先、思维超前的领导班子了,烟台大发展的时间也就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