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回忆成殇 于 2016-11-14 08:17 编辑
文 | 谢可慧
1.
前些日子,我和一个朋友去参加饭局。朋友是个创业公司的老板,组了个局,邀请了几个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一起参加。 无事可聊,朋友便对众人说道:“你们先自我介绍吧。” 介绍了大半圈,清一色地都是985和211,我不禁慨叹,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三好学生”——长相好、成绩好、能力好。 只是,问到一个女孩子的时候,她躲躲闪闪,过了好久才红着脸说:“我不是什么好学校毕业的,说出来你们也不认识。” 朋友没有再问下去,顺势到了下一个。饭局上,那个女孩子也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
“一个不敢说自己母校的毕业生不是好毕业生。” 回去的时候,朋友和我说。 她是上海的“985”院校毕业的,当年的学霸,我母亲口中永远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看人的时候总是得体,但也有名校生天生的优越,她说:“我不明白为什么她不说自己的学校?” 我说:“你说得不错,但是你这个名校生永远无法体会,一个非名校生在一群名校生中的感觉,你也无法体会到刚入社会时的尴尬。当“非名校”是你的标签时,你需要格外努力,才能贴上更醒目的标签。” 她哑口无言。秋天的夜晚,她穿着好看的风衣,开着百万的越野车,而我,在她面前,永远就是那个并不显眼的小姑娘。
2.
经常有刚毕业的非名校生发来信息: “这个社会,对名校生太关照,对非名校生太刻薄。” “你知不知道,名校就像是那些人身上骄傲的标签,永远意味着优秀;而我们,无论多么努力,只能意味着平庸。” 我说:“是,但也不全是。” 我也是若干年后才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你没有名校生光亮的外套,就努力有名校生优秀的资质。 我上的是一所二本院校,本地的。
从小到大,长辈都跟我说:“你要是不努力,你就只能去那所学校。” 可是,20岁高考结束,我还是去了他们眼中那所他们最不愿意让我去的学校。 是的,人生机会或许并没有那么多,很多人可能一生就只能成为非名校生。
大学的时候,我还算努力,横扫了学校的奖学金和各类比赛的最高奖,也发表了很多文章,可就算是这样,每当我和别人说起我的大学,他们也总是带着一种不屑:“哦……是吧。” 我见过很多校友,在考上研究生后,或是工作时在职深造后,再也没有提到过自己的本科院校。毕业后的某一年饭局,我遇见了好久不见的校友。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只提到了自己在职深造后的研究生院校。
说真的,我当时懵了。因为一开始,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是捆绑式的,我们说我们是校友。而那一年,我也早就拿到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确实,一个人的学校,或多或少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第一印象,而非名校生,看起来并不具备任何实力。许多人在名校深造后,会拼命地撇清自己并不光彩的本科学历,就像是一段自己并不光彩的历史,愿它时间越久,越被遗忘。
非名校,你要面对和不想面对的一切太多了。我的心理建设特别强大,但我的父亲比我差些。因为他永远受不了别人说自己的女儿不行。有一次,我去一个亲戚家做客,正好有另外的朋友在。
亲戚介绍我的时候,那个朋友突然问了一句:“你是哪个学校的?” 听完我的学校,她回了一句:“现在的工作那么难找,你这样的学校,更不行了。” 我笑笑。我看到父亲的脸色已经开始发青,但我还是自如地和那个所谓的朋友交流,天南海北的样子。
回去的路上,父亲的自行车蹬得特别快,他一边蹬一边说,你为什么还要理她? 我说:“没关系,这本来就是我的学校,别人觉得它好不好,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就是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人。而一路摸爬滚打,我才敢这样理直气壮。我不敢告诉他,他的女儿已经遭遇过太多的不屑和冷漠,已经因为非名校生的身份错过了太多实习的机会。她必须非常努力,才有可能和名校生一样,获得均等的机会。
3.
我实习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师傅。我是他带的所有学徒中,唯一 一个非名校的。上班的第一天,他问我:“你是哪个学校的?” 我吞吞吐吐地说:“绍兴的,一所本科院校。” 他轻描淡写地说:“好啊。不过,我是专科的。” 我连连恭维:“你这个年纪,专科应该比现在的本科值钱太多了。厉害!” 他摇摇头:“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不是由学校决定的,是由人自身决定的。”
他后来说,那一天,他看到了我眼中的顾虑。就像是一个出身并不那么高贵的女孩子,满怀希望,却羞于表达。可是,我很想告诉他,他的那句话,深深地刻在了一个二十二岁女孩的心里,她第一次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在意你是不是名校出身。
我每天都最早一个到单位,也最晚一个离开单位。我做不了技术绘图纸,也无法像别人一样熟练地运用电脑里的每一个软件,但我知道我的优势在于文字和协调能力,所以我包揽了那段时间师傅所有需要写的文案,以及帮忙安排日程。
名校与非名校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氛围、是课程设计、是师资、是资源,于是紧接着就演变成了名校生和非名校生的普遍差距,包括学说悟能、知识结构、为人处世等。事实是,大多数名校生和非名校生在毕业的一两年内,始终有当时当日的校园气质在,一眼能够望见。
而对于我们,所有的脱颖而出,无非是,跟别人比,你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我实习结束那一年,老板跟我说:“如果找不好工作,我随时给你留着一个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