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烟台论坛! 请登录/注册 一键登录:
搜索
查看: 28208|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小学生活] 张兆胜事件的反思---教育与爱的缺失是最主要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3-11 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这两天大家都在关注本地的一件事情---一位六年级的孩子在上学的第一天找不到了。

作为同样是母亲的我,我为父母着急,并在多个群里和自己的朋友圈转发此消息。但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大家不要把批评指责再给这个孩子了,而要转向父母。我真得是对这样的父母发自内心的想批判,孩子所有的表现都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我们都有生孩子的权利,但是对于教育很多父母都是随之任之,随着自己的心情去做。我将现在的家长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重视教育,努力学习教育知识,看教育书籍,孩子就是我的一切,不允许孩子有差错,但由于太重视孩子,反而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
第二种:重视教育,但也不放弃自己的生活,家庭、生活都蒸蒸日上,与孩子的关系民主平等。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之下,情商高。
第三种:不懂教育,但却很爱孩子。高兴的时候,孩子就是一朵花,即使有了错误也看不到。心情不好,那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总能看到孩子的缺点。孩子慢慢的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第四种:不懂教育,对孩子也不重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这样的家庭的孩子真的是悲哀中的悲哀了。在一个没有爱的家里孩子还怎么生活啊。

      我认为父母生了孩子就要为孩子负责,这里的负责不仅仅要管吃喝,还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关系融洽。每个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但孩子的情商可以在父母的教育关爱之下有高和低的差异的。

   这个孩子可能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在假期中没有写完作业,但是作为父母可能因为自己的工作忙没有关心孩子,也可能是关心了,但是却是批评指责等等方式,对于六年级的孩子,如果从小就在指责批评的环境中长大,那到六年级后肯定自尊心很强了,为了躲避老师的批评,做出这样的做法也不足为奇。

    孩子找到后,我脑子里想象中的是家长会对孩子一通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会吓得不敢说话。这是不懂教育的家长的正常表现。但这样的表现之后,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家长会反思自己的教育吗?不会,只会说孩子太不省心,太不懂事。

   大家再看找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照片,都是夏天的,由此可见近期家长没有给孩子照过照片,在这个家里,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爱,父母为了家庭忙于自己的工作,但缺缺少了对孩子的关注和爱。这是中国很多家庭的代表做法,特别在贫困的家庭尤为突出。

    昨天我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家长会中一位打工的父亲的发言,他给不了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但是却给了孩子尊重和爱,孩子一样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他不懂孩子的作业,却能通过自己的观察看出孩子会不会写作业。幸福不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平淡的生活依然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和关注。

    我想呼吁各位家长,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而是来督促我们成长的老师,从孩子的表现来反思自己的做法,我们要感谢孩子的到来。在开学初期,再来看看《牵着蜗牛去散步》这篇散文吧,孩子将来的幸福不是只与成绩有关系的,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标准。

    真的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各位家长反思自己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0 金钱 +200 收起 理由
论坛车小二 + 100 + 100 高端大气上档次
亲子顺 + 100 + 100 生养孩子容易教育难!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45
发表于 2015-3-12 18:4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现在得家长和老师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啦,应该多关心关心孩子,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要给他时间放松自己,要不会造成反作用,会使孩子讨厌学习,提前进入反叛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5-3-11 21: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5-3-11 21: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管什么都知道,跟个鸡了灯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5-3-11 20: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筷le希妍 发表于 2015-3-11 09:02
今天早上等公交的时候 见到了自己的初中老师 一位英语老师 在我们学校很出名当时 暴力教学 简直了 动不动就 ...

我就是初中时经常被老师暴打,被罚站,被掐胸部,

我现在得了那个啥病,就是一受刺激就要拿刀砍人的病,

不是精神分裂,是那种社会哥们溜冰,就是西施病毒吸多了就会得得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5-3-11 20:3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中国几乎没有会教育孩子的家长,国情现实摆在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5-3-11 20:0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霞客80 发表于 2015-3-11 10:22
看很多又在说中国教育咋地了,不说多了,光芝罘区上万的学生,一个因为作业不去上学的,就成学校教育有问题 ...

现在孩子的负担确实很大,小学生也有很多的作业,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5-3-11 19:5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孩子现在还没有上小学,但是已经听说了,学校的老师都打孩子,孩子写不完作业就要受到惩罚等等,不能说人云亦云,但是肯定也不是空穴来风。真的觉得这个孩子挺可怜的,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压力能让孩子躲在车库写作业,但是我觉得虽然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但是,孩子完不成作业,孩子自己也有责任,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完成,但是他不行,这也是没有担当的一点表现。既然没有完成,为何不能直接面对,要选择这样一种方式逃避。。。不仅家长着急,老师着急,更重要的是,我们关注这件事情始末的烟台市民们也随之着急。
我们都要反省吧,希望这是个前车之鉴,不要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家长也要深深的思考 ,我们以后怎么来引导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5-3-11 19:0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这是典型的申论的写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5-3-11 18: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哎,中国的教育问题,好好的放个假留那么多作业,是放假啊还是在家补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5-3-11 16:3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真没必要把这事弄个帖子写上来 我个人觉得哈 首先发个帖子写上名字 全烟台会没有不知道这个孩子的了,再是一家一个教育方法,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说孩子教育的问题,各家有各家的教育理念,相信孩子父母会反思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5-3-11 16:2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写得不错,每一位家长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是个沉重又温暖的称谓,担不起就不要去做,做了就要做到负责,火候掌握的刚刚好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5-3-11 16:1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5-3-11 15: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我们都不太了解实情,但是从别人的事件里面,我们还是要好好反思,警醒自己。特别小孩子妈妈。
这种事情往往是存在家庭教育问题,就算爱了,管了,至少,孩子不敢回来说,就是个问题,亲子关系呀!亲子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5-3-11 13: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5-3-11 12: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孩子找回来就好,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惊醒,以后教育孩子要全方面,不能一味的追求成绩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3-11 12: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阿蓝X 发表于 2015-3-11 08:59
楼主分析的是家庭原因,当然也是根本原因。可是想想身为成人的我们,年假回来上班的第一天,大家都干什么了 ...

这个观点很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3-11 12:2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阿蓝X 发表于 2015-3-11 08:59
楼主分析的是家庭原因,当然也是根本原因。可是想想身为成人的我们,年假回来上班的第一天,大家都干什么了 ...

如果真的可以这样,那对于孩子来说将是多少幸福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3-11 12:1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3-11 12: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这个事件给烟台的中小学教师又敲了一次警钟,当个老师容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3-11 12: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