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93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好的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0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世说新语也可以说是小小说文集性质的书,这一段独立成文,作者没有上下文概括解说,唯一可看作解说的是这组文集的名字“贤媛”,这个贤字告诉了我们作者对该故事的好恶倾向。据查,该故事非刘义庆首发,那么这个“贤”字不能看作是原作者本意,忽略。


对于孤立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即便我们能考证出首发作者的原意,也无法得知故事主角的原意,所以原意已经不重要。从这个角度看,考古考证对故事古文是没有价值的。温故而知新,说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点看到同一文章后产生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何况不同的人。下面我就以我的认识解读赵母。

好恶相对,则好应译为善,不为善,不为恶,怎么解释?无所为,无目的而为。不为了善而做某事,也不为了恶做某事,去掉善恶意识,不辞为恶人,不争为善人,做想做之事。

好媳妇,要么要有个刁钻的婆婆在,要么要有个恶妯娌在,否则无法衬托出媳妇的好。起码要在不远处(舆论范围内)的邻家有个恶媳妇,如果邻家媳妇比她好,她绝不会被冠以好而加以传播。


同理,好兄弟,好朋友,好儿子等等各种的好,无一不是卖弄自己,出卖他人得到的。

为了自己成长为好的,就要设法将参照物弄坏。这就是好的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0: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积善与余庆有关系吗

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
这是真正用于自欺欺人的劝语。自欺利于自己的心态平衡,欺人利于别人的心态平衡,善意的诳言。


诳言,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正因为证非不容易,所以诳言就流行了几千年。而这句话就是永远正确的诳言。理由如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注意这里有个余字,余的意思,你可以认为是庆余庆,也可以认为是秧余庆。世上不存在庆余庆,所以这个余只能往秧余庆靠拢。
秧余庆,即秧后有庆,这是一句永远成立的废话,秧后一定是庆,否则秧不是秧是庆,庆不是庆是秧,则变成了庆余秧。则这句话完整来讲应该这样:积善之家必有秧余庆,积善之家又必有庆余秧。
相应的,积恶之家必有余秧,应该这样表达:积恶之家必有庆余秧,积恶之家也必有秧余庆。


看看结果,积善之家和积恶之家有什么区别?没有任何区别。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呢?障眼?
结论:积善或积恶与余庆余秧没有任何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0: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努力的危机

人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扪心自问的话,多数人的答案就是显摆:不患寡,患不是人上人。这其实就是罪恶的根源:努力的罪恶。



富裕与贫穷,都是相对概念。试想,如果世上只有一个国家,你能说这个国家是贫穷还是富裕,先进还是落后?世上只剩下一个人也同样道理。富裕者相比贫穷者高出N倍的财富,人数比就应该低于1/N,富裕者的目的是N越大越好,所以富裕者永远只能是少数的,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是不可想象的。



显摆就要浪费,浪费得越潇洒,越能满足其虚荣的心理。为了高效获得显摆的面子工程,中看不中用的假冒伪劣正好满足了他们。其实这就是他们的选择:宁愿假劣,也要面子,宁愿累垮,也要显摆,也说得通:不是说人要脸树要皮嘛。



占有的目的是占有,很单纯,不惜浪费而努力工作,好比一头雄狮,饱食之后,又为了占有而杀死领地的所有肉兽,后果会怎么样?用波搂盖也能想明白喽,危机,努力的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11-11 15:29 烟台论坛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天津
你是不是学传统文化?我们这儿有专人组织学,都学得神神道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5: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鱼之忆 发表于 2017-11-11 15:29
你是不是学传统文化?我们这儿有专人组织学,都学得神神道道的。

我也不知我学什么,不管什么,我是先找刺,挑不出刺以后我才会接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8:0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你幸福吗?

客观来说,什么时候,所有人都没有幸福感的时候,才是所有人共同的幸福。
只要有一个幸福,就要有一个或一批不幸福。失去了比较,就不存在幸福与否。



主观来说,幸福只是以欲望为标杆的,与财富、知识、品味、素质等等均无关。那么对于个体的幸福数量而言,乞丐的未必比富翁的少;精神病人的未必比科学家的少,谁是真正的精神病人未必可以断言;野蛮的未必比文明的少,可得野蛮和文明哪个是褒义没有定论;自残的存在,说明缺未必输于有,因为他们也在追求幸福感; ... ... 如果就此探讨下去,可有一大批既有常识可被颠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07: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1、        慎勿为好
2、        有所图才不快乐
3、        让他们来写,他们也会有一肚子的委屈

人善人欺。欺软怕硬,这是人类通病,表现在各个领域。亲情下,也必然是这样,不要以为亲情就必然温暖,你家这样,我家也这样,他们家也这样,差别在于量,不在于质。所以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一步步会让你退到零丁洋。

矛盾冲突的对方,是不是就不委屈呢?有没有人会认为他得到天时地利人和,万世顺遂呢?没有。60多亿人,那么多,一个都没有吗?一个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万事顺遂的天时地利人和没有绝对的客观的标准,都是一些主观标准。这些标准是以行为人的主观预期为标准的,主观预期是上不封顶的,所以没法满足,天王老子观世音菩萨都没法。所以如果让他们来写,他们也会有一肚子的委屈。

大家都委屈,拉拢不来的。赶拢不是亲戚尚拢不是买卖,步步退让的拉拢,就会让你退到零丁洋。

以我家来说,我明显能知道,妈妈之所以到了零丁洋,就因为她各方面都努力,干活效率高又努力(还想不想让别人活了,能不遭人嫉妒吗),好强想八面玲珑,想不让人说出个什么,也就是说她所图太多,这就是她的一个贪婪,导致她不快乐。我却没有被连累而退到零丁洋,因为我根本就没图亲情,反倒是舅舅叔叔姑姑姨母差不多都是最喜欢我,大小孩子们也都喜欢我,我却很多年不登亲戚的门,谁的门都不登,谁都没有得罪(得罪源于差异的比较)。妈妈劝我洗脸,我劝妈妈不要看别人脸色。 她谦让退到零丁洋受所有人的气,就在我这撒气,所以欺软怕硬是人类通病。我不受所有人的气,就受妈妈的气,也不好过,因为她受到的气太多了,记性又好,动不动就拿出来片弄,我没办法就找李世民赵匡胤他们撒气。

以亲情来说,如果你图这个温暖,或者图老人的财产,或者你图他们说个好,你努力逢迎他们,这就是你不快乐的根源。不快乐又换不来一个好,即便今天你得到的比昨天好了一点你也不会觉得他够意思,因为你自己的主观预期也没法满足。一句话,慎勿为好。

当然我的法子只会让你没有不快乐,却不能让你拥有快乐。风险和机遇是伴生的,你自己选择。没有不快乐就不会拥有快乐,因为没有了差异就没有了快乐不快乐的比较,就无法产生快乐(今天的快乐源于昨天的痛苦)。七情六欲是人类烦恼的根源,也是人类幸福的根源。

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导致得与失相伴生。得到的越大,你的胃口就会越高,期望会越高。那样你的期望就会越来越不容易满足,这本身就是失,你失去的是获得快乐感的环境。这就是糖弹的可怕,换句老话:杀君马者道边儿。



源自
亲情下的欺软怕硬,我错了吗?
http://www.yt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86659
(出处: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2: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山东
好恶相对,则好应译为善,不为善,不为恶,怎么解释?无所为,无目的而为。不为了善而做某事,也不为了恶做某事,去掉善恶意识,不辞为恶人,不争为善人,做想做之事(这句话不合适,应该改为善恶不是做事的标准,标准是什么?目前我知道的,首先是眼前生存其次是长久生存,长久生存的投入是无尽头的,精神文明根本没机会进入人类思考的大脑。现实之所以进入了,那是部分人的牟利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1-16 15:1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内蒙古
不为了善而做某事,也不为了恶做某事,去掉善恶意识,不辞为恶人,不争为善人,做想做之事。随心而为之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